[发明专利]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2323.2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叶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性底材 固定针 凝固剂 骨折固定 外固定 固定效果 吸附 置入 柔软 松散 硬化 骨折 凝固 穿过 皮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方法及装置,是在患者露出皮肤外的多数固定针间置入组织松散、柔软、致密度不等或可被固定针轻易穿过的多孔性底材,再将凝固剂注入、涂于该多孔性底材或让多孔性底材吸附该凝固剂,使该多孔性底材随凝固剂凝固而硬化,以固定各该固定针的相对位置,使骨折患部获得良好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患者骨折后患部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骨折的骨头重整后,施予固定,让骨折处得以重新愈合。
目前对于骨折处的固定通常有内固定及外固定两种,所谓内固定是以金属板等,贴靠于骨折处,并以螺丝等将断裂的骨头固定,而后再进行皮肤的缝合,上述内固定的方法,虽然可以确实将骨折处重整,但是当骨折愈合后,大多数的患者必须再进行一次手术将固定板卸除,而显上述内固定的缺点。
骨折外固定,通常是将骨折后的骨头重整后,在皮肤外披覆一层石膏,通过坚硬的石膏固定患部,避免骨折处的骨头移位,达到患部愈合的目的,但是,当人体骨折后,患部处通常会肿胀,此时所包覆的石膏是随肿胀的患部外形硬化成型,但是当一段时间后,患者的患部便会开始逐渐消肿,这时便会发生,原先用以固定的石膏便无法再紧紧包覆、固定患部,使尚未完全愈合的骨折患部有移位的可能,影响愈合效果。
缘此,目前已揭示一种应用于骨折的外固定且不需要以石膏固定的方法及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案第200780035041.2号所示,该案所揭示的固定方法是在患部的皮肤外部,用钻有多数预钻孔的器具,藉由该预钻孔导引一销 (Pin)的前端通过,并使销的前段插入骨折的骨头中,将骨折处的骨头重整固定,而该销的后端则具有螺纹部,可以绞入该器具中,以获得固定;藉由这样的方法及装置,让多数销依所该器具默认的预钻孔以特定的角度及位置固定骨折处的骨头,并使各销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器具上,使骨折处的骨头可以获得良好的固定及愈合;惟,上述的固定方法及装置,在应用上具有以下的缺点:
1.由于该器具上所默认的预钻孔角度及位置是固定的,限制了每根销插入的位置及角度,但是不同骨折患者的骨折的情况不同,不同患者除所需使用的销的数量不相同外,插入不同患者的每根销的角度及位置也不会相同,这些预钻孔的位置、数量及角度,并无法适用不同患者。
2.每根销都要以工具将其螺纹部绞入器具中进行固定,操作上十分费力。
3.且每根销的直径极细,在将销后端的螺纹部绞入器具的过程中,细径的销极易产生弯曲、断裂。
本发明所揭示的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方法及装置,可由以下的说明及所附各图式,得以明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外固定方法是取用一多孔性底材,让患者露出皮肤外各该固定针贯穿该多孔性底材,再将凝固剂注入、涂于该多孔性底材或使多孔性底材吸附该凝固剂,使该多孔性底材随凝固剂凝固而硬化,以固定各该固定针的方法。
本发明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方法,是可在患者露出皮肤外的多数固定针间置入组织松散、柔软、致密度不等或可被固定针轻易穿过的多孔性底材,再将凝固剂注入或涂于该多孔性底材或使多孔性底材吸附该凝固剂,使该多孔性底材随凝固剂凝固而硬化,以固定各该固定针位置的方法。
本发明所揭示的多孔性底材,其“多孔性”是指不需要以机械进行切削加工,而是因其材料组织本身的特性,在成型时便具有多孔特性,例如丝、线状的组织在丝线间所构成的孔隙,所形成的多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2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