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杆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1993.2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弘田胜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侯聪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检测部件非故意地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嵌合检测的信赖性提高的杆式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壳体(10),其能够与对方壳体(90)嵌合;检测部件(40),其以能够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通过卡止部(47)卡止于壳体(10)的止动部(33),从而限制检测部件(40)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的移动;以及杆(60),其以能够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移位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0),朝向嵌合位置进行两个壳体(10、90)的嵌合动作。杆(60)具有解除部(66),解除部(66)在杆(60)移位到嵌合位置时按压卡止部(47)从而解除卡止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气连接器具备阴型壳体、能够转动地装配于阴侧壳体的大致U字状的杆(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锁定臂”)、以及能够滑动地装配于杆的端部的检测部件(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CPA”)。在阴型壳体较浅地嵌合于对方侧的阳型壳体的状态下,当杆转动时,在杆和阳型壳体之间凸轮机构发挥作用,由此进行两个壳体的嵌合动作。在完成杆的转动操作而使两个壳体正规嵌合后,检测部件被按压而滑动移动。通过检测部件能够滑动移动,从而能够判断为两个壳体已正规嵌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13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因为检测部件装配于杆,所以对杆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人员的手指容易接触到检测部件,从而可能有检测部件被手指按压而非故意地移动或者从杆脱落。相对于此,若采用检测部件装配于壳体的结构,则容易避免操作人员的手指接触到检测部件。然而在该情况下,若杆的转动动作和检测部件的移动动作没有直接联动,则不能保证在完成杆的转动时检测部件能够移动,从而有可能导致嵌合检测的信赖性欠缺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检测部件非故意地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嵌合检测的信赖性提高的杆式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检测部件,其以能够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正规嵌合于所述对方壳体之前,在所述待机位置通过具有对所述壳体的止动部进行卡止的卡止部而限制所述检测部件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在所述壳体正规嵌合到所述对方壳体时,所述卡止部和所述止动部的卡止状态被解除而允许所述检测部件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杆,其以能够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移位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初始位置处所述壳体与所述对方壳体卡合,在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嵌合位置移位的过程中通过在所述杆和所述对方壳体之间发挥作用的凸轮机构而推进所述壳体和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动作,所述杆具有解除部,该解除部在所述杆移位到所述嵌合位置时按压所述卡止部和所述止动部中的任意一方从而解除所述卡止状态。
发明效果
在杆移位到嵌合位置时,杆的解除部按压卡止部和止动部中的任意一方而解除两者的卡止状态,因为检测部件能够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所以检测部件的移动动作与杆的移位动作直接联动,从而能够实现检测部件的检测信赖性提高。另外,因为检测部件配置于壳体,所以容易避免对杆的移位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人员的手指接触到检测部件,从而能够防止在杆的移位过程中检测部件非故意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中,杆移位到嵌合位置而使检测部件成为能够移动到检测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杆的解除部按压卡止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杆的锁定部与壳体的锁定臂卡止的状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