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9860.1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28 | 分类号: | B41M1/28;B41M1/14;B41M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5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罐 印刷版 渐变 双色 油墨 印刷工艺 传墨胶辊 位置调整 油墨槽 混色 印刷 表面印刷 渐变区域 均匀过渡 网点干涉 印刷图案 油墨隔离 隔离 滚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油墨隔离:使用单个油墨槽,在油墨槽内将两种油墨使用隔墨装置将其隔离开,避免两种油墨的混合;混色:准备单张印刷版,利用传墨胶辊对两种油墨进行混色后再印到同一张印刷版上,从而实现两种油墨的均匀过渡;印刷:利用单张印刷版进行铝制气雾罐的表面印刷,铝制气雾罐滚动一圈得到双色渐变的印刷图案。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单张印刷版即可完成,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两个印刷版带来的网点干涉问题,确保印刷质量,通过子传墨胶辊的位置调整就可以进行铝制气雾罐表面渐变区域的位置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罐双色渐变效果都是通过在印刷制版环节,通过两个渐变色的印刷版上的网点叠印来实现的,但是这种网点叠印得到的渐变效果有以下一些缺陷:
1、渐变效果不理想,在渐变叠印的部位会出现网状结构,若套印不准的话容易造成网点干涉的情况,出现较粗大的网格,影响美观;
2、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对渐变区域的位置进行调整,若要改变渐变区域的位置,只能重新制作印刷版,浪费版材;
3、在渐变区域叠印的部位在生产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明显的窜墨现象,造成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渐变部位的颜色稍不注意就会变色,造成产品的报废,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实现油墨的均匀过渡,确保产品印刷质量,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油墨隔离:使用单个油墨槽,在油墨槽内将两种油墨使用隔墨装置将其隔离开,避免两种油墨的混合;
混色:准备单张印刷版,利用传墨胶辊对两种油墨进行混色后再印到同一张印刷版上,从而实现两种油墨的均匀过渡;
印刷:利用单张印刷版进行铝制气雾罐的表面印刷,铝制气雾罐滚动一圈得到双色渐变的印刷图案,或者在铝制平板状态时进行印刷,然后制成铝制气雾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墨装置将油墨槽内部分为互不联通的两个容腔,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分别放置在两个容腔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墨装置的顶部高度高于油墨液面高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墨装置为一块半圆形的钢板,所述隔墨装置下部与油墨槽内壁焊接固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色步骤中,采用两个子传墨胶辊分别进行两种颜色油墨的蘸取,然后转移到传墨胶辊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色步骤中,在传墨胶辊一侧加装混色胶辊,通过混色胶辊对传墨胶辊上两种油墨相近处进行混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单张印刷版即可完成,无需两个渐变色的印刷版,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两个印刷版带来的网点干涉问题,确保印刷质量,通过子传墨胶辊的位置调整就可以进行铝制气雾罐表面渐变区域的位置调整,减少了更换印刷版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铝制气雾罐双色渐变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9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