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集热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8717.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热(广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3/70 | 分类号: | F24S23/70;F24S40/52;F24S50/20;F24S50/40;F24S90/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碟形反射板 遮阳器 太阳能集热装置 集热模块 反应器 可调节 集热 遮阳 太阳能 驱动器 碟子 圆周方向间隔 太阳光照射 独立控制 跟踪太阳 驱动 存储部 反射镜 碳化物 重整器 聚光 烧焦 调控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集热的太阳能集热装置,该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碟形反射板、集热模块、遮阳器、控制部及存储部。所述碟形反射板包括具有碟子结构的框架和按框架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反射镜;碟形反射板上安装有驱动器,用于跟踪太阳。遮阳器设置在碟形反射板上或碟形反射板与集热模块之间;所述遮阳器包括遮阳幌及驱动部;驱动部独立控制各遮阳幌。碟形反射板的聚光面积可以通过遮阳器来调整,集热模块接收到的太阳能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过控制接收到的太阳光照射量,从而调控吸收太阳能的量,以维持重整器的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从而减少反应器烧焦现象,抑制碳化物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集热的太阳能集热装 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目前,各国都将太阳能资 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太阳能综合利用符合低碳经济的 发展,是可持续、节能减排产品,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机遇。太阳能产业 规模巨大,市场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基于此,最近陆续登场利用太阳能的各 种亲近自然的产品。其中,收集太阳能并将此转换为电能或生活用热水及供暖 用热源使用的技术得以发展。
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按一定的规格形成集热板,由集热板形成流体循环 的管道,以便通过太阳的辐射热加热流体。太阳能集热装置根据聚光形式的几 何结构,通常可以分为PTC(Parabolic Trough Concentrator)型、CPC(Compou nd ParabolicConcentrator)、抛物线碟形(Parabolic Dish)等。抛物线碟形 集热装置的设备是通过可正确跟踪太阳位置的2轴(方位角、高度角)方法, 获得高集中度带来的高温的装置,而利用这种高温可以生产电力。抛物线碟形 集热装置的聚光器的形状为360°。而入射到这种抛物面的太阳光具有把太阳 光反射到抛物面焦点的特性。在这样的面上入射的太阳光是一个细胞,具有反 射太阳光的性质。与宽广的抛物面面积相比,反射光聚焦的的焦点区域面积小。 因此,与其他集热装置相比,具有集中度非常大而热损失小的优点。而且,与 其他集热装置相比,碟形集热装置具有安装面积小的优点,可以解决安装用地 带来的问题。
然而,如果利用碟形集热装置,加热燃料电池中安装的重整器的反应器, 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则只能随着碟形集热装置的集热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 反应器的运行温度难以维持最适宜温度,导致反应器的内部就会出现烧焦现象 (或者敛缝现象),从而造成内部积累碳化物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集热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调节集热的太阳能集 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碟形反射板、集热模块、遮阳器、 控制部及存储部。
所述碟形反射板包括具有碟子结构的框架和按框架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 多个反射镜;碟形反射板上安装有驱动器,用于跟踪太阳。
集热模块固定在辅助框架中,辅助框架设置于框架上并可以相对框架旋转; 集热模块包含设在其内部的重整器反应器;遮阳器设置在碟形反射板上或碟形 反射板与集热模块之间;所述遮阳器包括遮阳幌及驱动部;驱动部独立控制各 遮阳幌。
驱动器、重整器反应器内部的感温探头、驱动部、存储部均与控制部电连 接;重整器反应器的运行温度为870~1400℃,运行温度保存于存储部;若重整 器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在870℃以下,控制部就会控制驱动部卷起遮阳幌,以便 增加碟形反射板或集热模块的聚光面积;若重整器的反应器的运行温度在140 0℃以上,控制部就会控制驱动部打开遮阳幌,以便减少碟形反射板或集热模块 的聚光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热(广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广热(广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8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淋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采光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