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930.6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卓;颜拥;刘周斌;董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数据 加密数据包 数据发布节点 数据请求节点 审计数据 使用数据 传输方法及系统 数据请求报文 请求节点 发送 公钥 区块 私钥 存储目标数据 标识解析 发布节点 验证通过 解密 加密 解析 验证 传输 携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标识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请求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目标数据标识,并当本地未存储目标数据时,根据目标数据标识将数据请求报文发送至数据发布节点;数据发布节点使用数据请求节点的公钥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使用数据发布节点的私钥对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进行签名,并将携带有签名的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发送至数据请求节点;数据请求节点使用所述数据发布节点的公钥对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的签名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使用数据请求节点的私钥对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得到目标数据,实现了审计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的可信程度一直是审计过程关心的重点,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传统现场审计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和检查。由于时间上滞后,使得管账人员存在非法修饰或篡改会计账簿的可能,因而存在经营活动信息失真的风险。审计时间上滞后也使得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被监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监管职能缺失。随着手工做账被财务软件取代,使得会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发生历史性变化,电子数据成为审计核查的主体。电子数据与纸质资料相比,易于篡改且篡改之后不会留下篡改痕迹,这使得审计人员很难发现,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一旦电子数据经过缜密的非法修改之后,审计人员无法将修改的电子数据进行恢复,从而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审计数据。
因此,无论是手工做账还是电子记账的审计方法,虽然通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数据可信。但是在审计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仍存在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实现审计数据的安全可靠的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审计数据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标识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请求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目标数据标识,并当本地未存储目标数据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发送至数据发布节点;
所述数据发布节点使用所述数据请求节点的公钥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使用所述数据发布节点的私钥对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进行签名,并将携带有签名的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数据请求节点;
所述数据请求节点使用所述数据发布节点的公钥对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的签名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使用所述数据请求节点的私钥对目标数据的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得到目标数据。
优选的,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包括命名体系、前缀字段和后缀字段;所述前缀字段表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发布节点地址,所述后缀字段为所述目标数据在相应的数据发布节点上的唯一标识。
优选的,在所述标识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请求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行解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标识同步模块将公有链中的系统一级标识备份到本地,并将联盟链中的系统每个节点的多级标识备份到本地。
优选的,在所述标识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请求节点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得到目标数据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标识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发布节点的地址;
若是,向所述数据请求节点发送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发布节点的地址;
若否,触发执行所述标识解析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发送至数据发布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