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黑鲷幼鱼的标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217.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孙典荣;耿倩;杨长平;单斌斌;刘胜男;李腾;刘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谭昉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鱼 浸染 母液 荧光标记 染料 染液 调节溶液pH 标记效果 碳酸氢钠 制备过程 标记液 海水洗 茜素红 放入 体长 增殖 保证 追踪 清洁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黑鲷幼鱼的标记方法,其步骤如下:(1)准备体长3‑5公分待标记黑鲷幼鱼若干;(2)将荧光标记染料制成2000 mg/L的母液待用;(3)在母液制备过程中,不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以调节溶液pH值至7.5‑7.8;(5)准备大小合适的浸染容器若干;(6)以母液配成100‑400 mg/L的浸染标记液;(7)将黑鲷幼鱼以0.5尾/L的密度放入染液中;(8)浸染结束后,使用清洁海水洗净黑鲷幼鱼周身染液;本发明能解决增殖放流中黑鲷幼鱼放流后的追踪技术问题,使用茜素红作为荧光标记染料在保证标记效果的同时,能高效、快速、安全的对黑鲷幼鱼浸染标记,并能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标记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殖放流跟踪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有效标记黑鲷幼鱼的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隶属鲈形目,鲷科,棘鲷属,是我国沿海常见暖水性底层经济鱼类,分布于底质为沙泥、水深40-60m的水域,其肉质鲜美,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栖息于河口、海湾,不作长距离洄游,是重要的捕捞鱼类和增养殖对象。黑鲷属岛礁性鱼类,其苗种培育技术成熟,为我国沿海各地常见放流对象,也是我国南海海域主要的放流对象之一。
为更好通过增殖放流来恢复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放流后的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价非常重要,标志技术方法则是放流后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标志技术多选择挂牌标志、剪除鳍条等方法,对标志鱼的损伤较大,死亡率高,并且挂牌标记存在脱标问题,而剪除鳍条则可能会由于标志鱼较强的恢复能力再生后难以辨识。荧光标记法利用荧光染料在标记对象硬骨组织上形成标记效果明显,已在斑马鱼(Dmio rerio)、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opterus)、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大马哈鱼(Oncorhynchusketa)、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等多种放流种类的标记技术中得以使用。对于标记材料的选择,通常需要从其标记成功率、标记成活率、对标记对象生长的影响、标记效果保持率等多方面进行筛选,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操作的普及性和标记成本等因素。
由于不同标记对象的对染料的敏感程度不同,荧光浸染标记黑鲷的材料选择和标记方法的选择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尚无对黑鲷进行荧光浸染标记的专利报告。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适宜于放流种类黑鲷的荧光浸染标记材料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黑鲷幼鱼的标记方法,以解决增殖放流中黑鲷幼鱼放流后的追踪技术问题。该标记染料的选择在保证标记效果的同时,高效、快速、安全的对黑鲷幼鱼浸染标记,并能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标记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黑鲷幼鱼的标记方法,其步骤如下:
(1)准备体长3-5公分待标记黑鲷幼鱼若干,提前3日暂养于室内养殖池,适量投喂饲料,并于第3日停食;
(2)将荧光标记染料碾成细粉,用过滤后的养殖用水,经仔细搅拌,全部溶解,制成2000mg/L的母液待用;
(3)在母液制备过程中,不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以调节溶液pH值,使其保持在6.5-8.0;
(4)充分曝气后,再次添加适量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最终使得溶液pH值稳定在7.5-7.8;
(5)另于遮光安静处,根据待标记黑鲷幼鱼数量准备大小合适的浸染容器若干;
(6)浸染容器中加入过滤后养殖用水,以母液配成100-400mg/L的浸染标记液;
(7)将黑鲷幼鱼以0.5尾/L的密度放入染液中,遮光环境浸染24小时,期间保持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智能投饵机组合结构
- 下一篇:气动式鱼苗自动打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