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5053.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凡;徐晓平;李锦程;黄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F7/04;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艾中兰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净化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属于雨水收集回用技术领域,包括雨水弃流装置、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及雨水回用装置,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内部设有预留腔和分流腔的分流箱,预留腔上部设有连接U形管的弃流入口;分流腔底部设有弃流出口,弃流出口内置有密度等于干净雨水密度的浮球,浮球连接一滑动挡块,分流腔上端设雨水收集口,雨水收集口两侧设有与滑动挡块相适配的滑轨;弃流出口的口径大于弃流入口的口径;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箱和水生植物净化池,过滤箱连接有砂料循环管,砂料循环管上设有砂泵,过滤箱还连接有冲洗水管,过滤箱侧面下端设有排污管。本发明能减少较干净的雨水的流失,保证有效实现弃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回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造成了大量的不透水地面、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此类路面径流系数一般为0.9,意味着将近90%的降雨量将形成地面径流流失,这不仅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并增加了城市雨水洪涝灾害的概率。而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110多座严重缺水。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频发。雨水资源作为一种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对其加以收集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同时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在申请公布号为CN 105130055 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其包括雨水收集净化构件:蓄水池,其与所述雨水弃流过滤装置连接,并埋设于地下;地埋式雨水净化一体机,其通过进水管道和泄压回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并设有出水管道;清水池,其与所述地埋式雨水净化一体机的出水管道连接,并连接有自来水补水管道;以及供水系统,其用于给各用水系统供水及给蓄水池的蓄水模块进行反冲洗。实际应用中,处理后得到的水水质较好,可用于洗车、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冲洗厕所等。但其存在如下缺点:在将污染严重的雨水弃流后,要想进行对较干净的雨水的收集,需要由较大的水流压力来驱使浮球下移并关闭排污口。若为小雨天气,可能使产生的水流压力不足而导致排污口关闭不完全,则较干净的雨水会从排污口流失;若突降暴雨,可能一开始产生的水流压力就较大而导致排污口完全关闭,则污染较严重的雨水会从雨水收集口进入雨水回收体系,导致弃流失败。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其能减少较干净的雨水的流失,保证有效实现弃流。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雨水弃流装置、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及雨水回用装置,
所述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内部由隔板分离成预留腔和分流腔的分流箱,所述隔板上部设有弃流入口,所述预留腔底部设有雨水进水管,所述预留腔上部设有连通弃流入口的U形管;所述分流腔底部设有弃流出口,所述弃流出口为口径由上至下渐小的圆台侧面结构,所述弃流出口的下端口的口径不小于弃流入口的口径;所述弃流出口内置有密度等于干净雨水密度的浮球,所述浮球顶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一滑动挡块,所述分流腔上端设有高于弃流入口的雨水收集口,所述雨水收集口两侧纵向设有供滑动挡块移动的滑轨,所述滑动挡块两侧分别滑动安装在雨水收集口两侧的滑轨上,所述滑动挡块朝向雨水收集口的一面贴附在分流箱相应侧的内壁上,且滑动挡块的贴附面的面积大于雨水收集口的口径,所述雨水收集口上方设有用来阻止滑动挡块继续上升并使滑动挡块刚好堵住雨水收集口的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农业蓄水装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施工的隐形排涝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