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场级的调频与阻尼联合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4847.7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锋;赵兵;张健;卜广全;贾媛;陶向宇;李英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偏差 风电场级 阻尼控制器 联合控制 一次调频 补偿量 调频 有功功率输出 风电机组 频率偏差 输出转矩 增加系统 控制器 并网点 风电场 加法器 矫正 | ||
1.一种风电场级的调频与阻尼联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风电场级的功率偏差输入至阻尼控制器,获得功率偏差补偿量;
将所述功率偏差补偿量和功率偏差输入至加法器,获得功率偏差修正值;
将风电场级的频率偏差和功率偏差修正值输入至一次调频控制器,获得风电场级中风电机组的输出转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风电场级的功率偏差输入至阻尼控制器,获得功率偏差补偿量,包括:
将所述功率偏差依次经过测量环节、超低频滤波环节、死区环节、隔直环节、三级超前/滞后补偿环节、放大环节以及限幅环节,获取功率偏差补偿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所述超低频滤波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所述隔直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所述三级超前/滞后补偿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所述放大环节的增益为KGADS,其中,a,b,c均为测量环节时间常数,s为积分算子,Gl1、Gl2、ξl1、ξl2为双二阶滤波器的配置参数,TW1和TW2为隔直环节时间常数,T1,T2,T3,T4,T5,T6均为隔直环节时间常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功率偏差补偿量和功率偏差输入至加法器,获得功率偏差修正值,包括:
将所述功率偏差与所述功率偏差补偿量相加,获取所述功率偏差修正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风电场级中风电机组的输出转矩之后,还包括:
当风电场的频率偏离额定值时,若一次调频控制器和电网调度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同时向风电场级中风电机组发出有功功率指令;
当所述一次调频控制器发出的有功功率指令与电网调度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的有功功率指令方向相反且电网频率低于额定频率时,闭锁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GC减负荷指令;
当所述一次调频控制器发出的有功功率指令与电网调度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发出的有功功率指令方向相反且电网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时,闭锁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GC加负荷指令。
6.一种风电场级的调频与阻尼联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阻尼控制器,用于根据风电场级的功率偏差,获得功率偏差补偿量;
加法器,用于根据功率偏差补偿量和功率偏差,获得功率偏差修正值;
一次调频控制器,用于根据风电场级的频率偏差和功率偏差修正值输入至一次调频控制器,获得风电场级中风电机组的输出转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控制器、加法器和一次调频控制器依次连接;
所述阻尼控制器的输入量为功率偏差ΔPE,所述阻尼控制器的输出量为GADSOUT;
所述加法器的输入量为+GADSOUT和-ΔPE,所述加法器的输出量为GADSOUT-ΔPE,
所述一次调频控制器的输入量为频率偏差-Δω和所述加法器的输出量GADSOUT-ΔPE,所述一次调频控制器的输出量为风电场级中风电机组的输出转矩;
其中,ΔPE为功率偏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控制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功率偏差依次经过测量环节、超低频滤波环节、死区环节、隔直环节、三级超前/滞后补偿环节、放大环节以及限幅环节,获取功率偏差补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8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