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部件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3977.9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21531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部件 第一表面 成型 第二表面 裁切 微型化 薄片状 切断痕 切断面 预成型 环设 合格率 垂直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部件及其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包含一用于成型一预成品的预成型步骤以及一将该预成品裁切以形成一微型部件的裁切步骤。使该微型部件呈一薄片状,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一环设并连接在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周缘的切断面,且该切断面上形成有垂直于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切断痕。进而通过该成型方法能够提高该微型部件的生产合格率以及微型化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有关一种微型部件及其成型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能够提高生产合格率以及满足微型化的需求的微型部件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射出成型为一般塑料部件基本的成型方法,传统的塑料射出成型方法,主要都是先在一模具上利用至少一机台加工形成有一与预定形状相同的成型空间后,再将模具架设在一射出机台上,以利用该射出机台将一经过加热而呈液态状的塑料经过加压后经由该模具上所形成的一流道注入该成型空间,待呈液态状的该塑料填满在该成型空间内,再使呈液态状的该塑料在该模具内冷却而凝固成固态状的塑料后,接着将取出凝固后的该塑料取出,即可完成该塑料部件的生产与制作。
然而,虽然现今的射出成型工艺水平已相当高,但在射出成型一微型部件时,却面临了相当大的瓶颈,其原因在于,当呈液态状的该塑料经过加热而注入该模具内的该成型空间时,会在该成型空间内产生瓦斯气,这是由于该塑料本身材质的关系,因此在制造该微型部件时,容易因为气流不顺而使得该瓦斯气存留在该成型空间中,令该塑料无法完全填满在该成型空间内,待该塑料在该成型空间内冷却固化后,使得该微型部件上产生缺料或是包孔等问题,同时在该成型空间内所残留的该瓦斯气也会使得固化后的该微型部件上产生白化的现象,如此一来不但造成生产合格率低,且也影响产品质量,因而现有的射出成型工艺已无法满足产品微型化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并能满足产品微型化需求的射出成型工艺,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部件及其成型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能够提高生产合格率以及满足微型化的需求的微型部件及其成型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率先提出一种微型部件的成型方法,用于设置在一壳体上,包含有一预成型步骤以及一裁切步骤。其中,该预成型步骤包括:提供一具有至少一成型空间的模具,将一液态材料注入该成型空间内,并使该液态材料于该成型空间内固化,以形成一预成品,且该预成品具有一成品区域及一自该成品区域延伸的下料区域。该裁切步骤包括:提供至少一对定位部件以及至少一对围绕在该定位部件外围的裁切部件,以利用该对定位部件夹掣该预成品,使该成品区域被定位在该对定位部件之间,再利用该对裁切部件沿该定位部件的周缘对该预成品进行裁切,以切断该成品区域与该下料区域,使该成品区域形成一薄片状且周缘具有一切断面的微型部件,而该切断面环设在该微型部件的侧缘,且该切断面上形成有切断痕。
在一实施例中,该对定位部件以及该对裁切部件分别位于该模具内,并于该模具内组构成该成型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模具进一步还包含有一第一模座以及一与该第一模座相对并能相互组合以形成该成型空间的第二模座。
在一实施例中,该对定位部件进一步还包含有一位于该第一模座内的第一定位件以及一位于该第二模座内的第二定位件。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一模座为一体成型,且该第二定位件与该第二模座为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模座内进一步还包含有一围绕在该第一定位间外围的第一容置槽对,而该第二模座内进一步还包含有一围绕在该第二定位件外围并与该第一容置槽相对的第二容置槽。
在一实施例中,该对裁切部件进一步还包含有一设置在该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裁切部件以及一设置在该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裁切部件,且该第一裁切部件与该第二裁切部件可在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之间进行一往复的切断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外壳成型用注塑机
- 下一篇:注射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