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无线电能发射端和应用其的无线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9720.0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望;陈伟;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12;H02J50/80;H02J50/40;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无线 电能 发射 应用 供电系统 | ||
1.一种驱动电路,包括:
逆变电路,用于将输入侧接收到的直流电信号转换为输出端口输出的交流电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被配置为在输出交流电期间将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和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同时耦接至相同的所述输出端口;
控制电路,用于在每个周期内控制逆变电路输出第一频率交流电以驱动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或输出第二频率交流电以驱动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相对于第二频率交流电为高阻电路,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相对于第一频率交流电为高阻电路,且第一无线电能接收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耦合并以第一工作频率以非接触方式接收电能,第二无线电能接收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发射侧电路耦合并以第二工作频率以非接触方式接收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和所述第二发射侧电路的位置重合时,在耦合位置上仅能放置所述第一无线电能接收端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能接收端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和所述第二发射侧电路的位置不重合时,所述第一无线电能接收端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能接收端可以分别放在对应耦合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能接收端耦合以传输电能;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通过磁共振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电能接收端耦合以传输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和发射线圈,所述阻抗匹配电路用以根据负载状况调节输入所述发射线圈的电流或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设置接口,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端的驱动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驱动模式控制所述逆变电路单独驱动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或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工作,或者,驱动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和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轮流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是否耦合需要供电的负载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是否耦合需要供电的负载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根据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端的耦合方式,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为相同或者不同类型的检测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一个周期内控制所述逆变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发射电能并从第一检测电路获取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在另一个周期内控制所述逆变电路驱动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发射电能并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获取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提示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耦合了需要供电的负载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逆变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发射电能直至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提示负载断开连接或不需要供电,并在下一个周期中驱动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发射电能;
在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提示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耦合了需要供电的负载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逆变电路驱动所述第二发射侧耦合电路发射电能,直至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提示负载断开连接或不需要供电,并在下一个周期中驱动所述第一发射侧耦合电路发射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矽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97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坐标护能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充电的人工智能无线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