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带头热流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090.5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阮凌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塑尔热流道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13/0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嘴 铸带头 分流板 热流道系统 发热管 感温线 装配体 体内 实时温度监控 侧面安装 恒定压力 加热系统 加热装置 聚酯熔体 平均分配 上下壳体 温度调节 温度均匀 整体系统 定位板 防护板 加热圈 热流道 塑胶条 塑料条 法兰 控温 螺接 上套 自带 加热 嵌入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铸带头热流道系统,它包括相连的法兰和带有加热装置的铸带头装配体,铸带头装配体包括上下壳体、分流板、发热管、感温线和喷嘴,上下壳体内安装有分流板,发热管直接嵌入上下壳体内,感温线插入喷嘴内,喷嘴与分流板螺接,并与分流板内形成一条塑胶条热流道,喷嘴上套设有加热圈,喷嘴的末端安装有喷嘴定位板,喷嘴的侧面安装有防护板。聚酯熔体以恒定压力,输送到铸带头热流道系统内,经铸带头整体系统,通过自带的加热系统进行加热及控温,进入分流板内进行平均分配,流入喷嘴内,并将喷嘴温度均匀控制,达到塑料条尺寸均匀,密度一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杜绝热能的过度浪费;实现自动化温度调节,实时温度监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塑化、化纤行业切粒机中的铸带头,尤其是一种铸带头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切粒机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将聚酯熔体以恒定压力,输送到加热的铸带头内,经过扩散板分散,分配板均压,由喷丝板射出形成多股丝状熔体塑料条,然后通过注水冷却等环节之后再将熔体切割成粒,达到预期效果。
传统的铸带头加热方式是外表做成一个循环的方形腔体,然后通过热煤炉或天然气加温的热媒,经由泵加压输送至腔中,以进行铸带头内扩散板、分配板、喷丝板加温,把熔体均匀的分成塑料条。但这种腔体的构造浪费热能,同时输送过程中也会损失一定热量,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在将溶体分成塑料条时因热量的损失会造成溶体流动不均,塑料条成型直径差异及断裂或者条数缺失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如何为铸带头提供均匀的加热系统,降低热能损失,合理利用避免浪费以及流道出胶平衡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铸带头热流道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铸带头热流道系统,它包括相连的法兰和带有加热装置的铸带头装配体,铸带头装配体包括上下壳体、分流板、发热管、感温线和喷嘴,上下壳体内安装有分流板,发热管直接嵌入上下壳体内,感温线插入喷嘴内,喷嘴与分流板螺接,并与分流板内形成一条塑胶条热流道,喷嘴上套设有加热圈,喷嘴的末端安装有喷嘴定位板,喷嘴的侧面安装有防护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铸带头分为上下壳体进行设计,且上下壳体采用方便加工及导热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加工,使整个铸带头容易拆卸,方便清洗及维护,易于在短时间内换色。发热管直接嵌入上下壳体内,使其直接加热上下壳体及分流板,不需要其他材质或介质进行热传导,如铜板、铝板等加热元件。上下壳体、分流板及喷嘴分别安装发热管及感温线,可将整个铸带头温度进行单独控制或多段控制。通过塑胶条热流道进入每只喷嘴的压力及塑胶出胶,通过热流道系统的方式进行平衡设计,有利的解决了各出胶口产品一致。塑胶条热流道作为单独的流道进行加热控温,彻底解决因温度损失问题或流道平衡问题而产生的塑胶条断裂,缺失,尺寸不均等问题。采用铜套加热圈给予喷嘴加热,采用感温线检测实际喷嘴温度;喷嘴与分流板的导流梭紧密配合。喷嘴定位板用于定位塑料条出料位置。防护板用于防止杂物进入,避免了杂物进入加热区所造成控温或加热损坏等。
进一步地,喷嘴安装在分流板上的每个出胶点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流道形式使其每个点出胶均匀,温度可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发热管及感温线均采用HOTSET进口发热元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加热质量稳定。
进一步地,感温线采用针式感温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聚酯溶体进入到结束整个过程加热元件均采用发热管及加热圈,采用针式感温线作为温度监测装置,避免了通过其他介质进行加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地,上下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嵌入式盘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塑尔热流道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塑尔热流道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塑料加工装置及玻纤含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改性塑料生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