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带钢带头定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6571.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广磊;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李宾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带头 定位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带钢带头定位控制方法,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焊机、夹送辊装置和光栅检测器,夹送辊装置包括上压辊、下辊、电机、电机尾部编码器、动力缸和下辊编码器;2)划分三个带钢厚度规格区间段并将其输入到主线PLC中,由主线PLC控制上压辊下落并直到在上压辊和下辊之间分别以设定的夹紧力夹紧带钢;3)通过电机尾部编码器计算电机运行速度,将带钢以V1进行输送,当光栅检测器检测到带钢时,将带钢以V2进行输送,同时下辊上安装的下辊编码器开始计算通过光栅检测器的带钢长度L,完成带头定位。该方法使带头在焊接停止位置的距离误差减小,提高了补偿精度,完全可行,并可取得良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带钢带头定位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薄带钢在连续生产线焊机处焊接时带头定位的控制方法,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申请人在冷轧厂热镀锌机组及热镀铝锌机组实际生产中,由于冷轧厂镀锌机组产品规格厚度为0.28至1.2mm,宽度为700至1250mm,在生产上述带钢厚度的薄规格带钢时,带钢头部在上料穿带到焊机处进行焊接定位,经常发生定位不准确,时长时短,需要在焊机处进行带头剪切再焊接,容易焊接失败,重新带头剪切后再焊接,将导致机组中央段降速,易发生机组停机,此类问题,每月至少出现3次。
经检索,中国专利:ZL201510217457.2,发明名称为《一种热镀锌机组用夹送辊装置及其定位配置方法》,其通过剪前安装在上夹送辊主电机尾部的编码器计数来计算带钢定位长度和焊机前光栅进行配合来完成带钢在焊机焊接定位的,带钢经过夹送辊时,夹送辊将带钢夹紧输送到焊机,利用剪前夹送辊编码器来计算带钢长度,申请人了解,有如下缺陷:
1)在上料带钢厚度和宽度规格发生变化后,编码器的反馈值与实际值出现了偏差,其原因在于带钢规格厚度发生变化原因造成,如带钢厚度增加了,带钢自身重量也在增加,在夹送辊的下压力不变情况下,夹送辊对带钢的夹送力也增加了,辊子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加,运行的惯性力也在增加,这几点问题,造成了带钢从焊机前光栅到焊机中心线运行的距离大于了原有的实际距离,反之,带钢厚度变薄后,夹送辊对带钢的夹送力、辊子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运行的惯性力等都在减小,造成了带钢从焊机前光栅到焊机中心线运行的距离小于了原有的实际距离。
2)文中在实施例中列举了带钢厚度为1.56mm厚料穿带定位情况,没有提出针对薄规格0.28至1.2mm厚度的带钢带头在焊接定位时出现时长时短问题的控制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使带头在焊接停止位置的距离误差减小、补偿精度高并可行的薄带钢带头定位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带钢带头定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焊机,在焊机入口通道侧处安装夹送辊装置,在夹送辊和焊机之间设置光栅检测器,设定光栅检测器与焊机之间距离为Kcm,所述夹送辊装置包括上压辊、下辊、与上压辊一端连接的电机和与电机连接设置的电机尾部编码器,所述上压辊的至少一端上设有动力缸,所述电机通过控制动力缸以使上压辊进行下落和抬升,所述下辊轴端侧安装一个下辊编码器;
2)划分三个带钢厚度规格区间段:A1规格段:厚度小于0.5mm,A2规格段:厚度在0.5mm至1mm之间,A3规格段:厚度大于1mm,将A1规格段、A2规格段或A3规格段的信号输入到主线PLC中,由主线PLC接收A1规格段、A2规格段或A3规格段信号后控制动力缸将上压辊下落并直到在上压辊和下辊之间分别以设定的N1、N2或N3夹紧力夹紧带钢;
3)通过电机尾部编码器计算电机运行速度,通过电机驱动夹送辊装置将带钢以运行速度V1进行输送,当光栅检测器检测到带钢时,由主线PLC控制电机降速驱动夹送辊装置将带钢以运行速度V2进行输送,同时下辊上安装的下辊编码器开始计算通过光栅检测器的带钢长度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撞梁焊接自动取料机构
- 下一篇:多致动器引线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