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140.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7/06;C08L23/06;C08L91/00;C08K3/34;H01B7/18;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电缆材料 振幅控制器 报警装置 复合电缆 保护层 减震层 绞合体 阻燃 电缆连接器 高速搅拌机 电缆被盗 挤出造粒 填充材料 外部设置 硅芯管 金属丝 有效地 预混机 绞合 外壁 小段 粘胶 加工 匹配 电缆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组分进行配料,加入预混机中混合均匀,转移至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最后进行挤出造粒得到阻燃电缆材料;2)将步骤1)中的小段阻燃电缆材料外壁上涂上粘胶,所述阻燃电缆材料和填充材料以硅芯管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绞合体;3)在所述绞合体的外部设置保护层;4)在所述保护层外侧包裹减震层;5)在每段减震层上设置有振幅控制器和与所述振幅控制器相匹配的报警装置;6)将每段电缆通过电缆连接器相连。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制作出来的金属丝匀称质量高,同时配上振幅控制器和报警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缆被盗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于传输电能的线材产品,是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广泛应用于照明、家电、工业等众多领域。为了确保安全性,对于电缆的阻燃性能具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是行业内重点展开的研究课题。在阻燃电缆生产过程中多为人工操作,使得通过该方法生产出的电线电缆粗细不同,无法统一标准,导致合格率低,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采用该电缆的生产方法所生产出的电线电缆粗细均匀,合格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组分进行配料,加入预混机中于80-120℃下混合均匀,转移至高速搅拌机中搅拌10-15min,最后进行挤出造粒得到阻燃电缆材料,按一定的长度进行切割得到小段的阻燃电缆材料;所述组分包括PP100份;PVC 30-80份;LDPE40-60份;增塑剂10-20份;抗氧剂3-8份;滑石粉10-15份;阻燃剂25-45份;
2)将步骤1)中的小段阻燃电缆材料外壁上涂上粘胶,并将若干根阻燃电缆材料彼此之间的空隙中添加填充材料;所述阻燃电缆材料和填充材料以硅芯管为中心绞合在一起形成绞合体;
3)在所述绞合体的外部设置保护层;
4)在所述保护层外侧包裹减震层;
5)在每段减震层上设置有振幅控制器和与所述振幅控制器相匹配的报警装置;
6)将每段电缆通过电缆连接器相连。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高速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为400-800rpm。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挤出造粒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温度为180-220℃。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粘胶采用等间距涂抹。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绝缘金属线选择2-7根组合。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的振幅控制器设置在每段减震层的同一侧端部,所述振幅控制器与报警器采用无线连接。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材料为聚丙烯绳或无机纸绳。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布。
前述的一种采用阻燃新材料的复合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10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