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061.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强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道 反馈系统 肺部 头部模型 异物堵塞 固定板 智能 评估 计数器 吸气 堵塞异物 肺部呼吸 紧固螺栓 气管通道 气体流动 上挤压板 数字显示 向下挤压 信息传递 医学教具 安装板 传动齿 信号线 直观性 气囊 变窄 圈数 充气 教学 气管 转动 膨胀 强弱 反馈 呼吸 学生 | ||
本发明涉及医学教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包括头部模型、设置在头部模型底部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固定板一端的安装板。该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通过气囊的变化对肺部模型进行吸气和充气,有利于模拟肺部的呼吸工作,通过紧固螺栓调节上挤压板向下挤压板运动,有利于模拟异物堵塞气管导致气管通道变窄的现象,合理的模拟肺部呼吸工作和堵塞异物大小的现象,提高了教学的效果,通过信号线将传动齿转动的圈数信息传递到计数器上并通过数字显示出数值,并通过肺部模型膨胀的大小的对比,有利于对异物堵塞物的大小对气道内气体流动强弱性进行反馈,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方便学生的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
背景技术
在医学教学中,气道管理模型可以真实地模仿多种生理情况,如气道痉挛模型可以提供清除气道堵塞和吸引堵塞异物的操作练习,气道疏通过程是一种比较困难的操作方法,具备真实的训练场是掌握气道管理技术的关键。
但现有的气道系统模型,不能模拟肺部的呼吸效果以及调节堵塞异物大小,导致训练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影响教学的效果,同时无法对肺部呼吸功能以及堵塞异物对气管的影响进行反馈,导致教学实际直观性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训练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和无法对肺部呼吸功能以及堵塞异物对气管的影响进行反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包括头部模型、设置在所述头部模型底部的固定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一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气管模型,所述支气管模型的底端设置有肺部模型,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另一侧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头部模型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设置有分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靠近所述分气管一端设置有风叶轮,所述风叶轮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的一端设置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设置有计数器。
作为优选,所述风叶轮和所述传动齿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波纹管和所述进气管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分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安装有气管堵塞机构,所述气管堵塞机构包括夹环,所述夹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挤压板和下挤压板,所述上挤压板和所述下挤压板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顶部设置有调节头。
作为优选,所述夹环和所述出气管卡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底部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设置有环形缠绕有皮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通过气囊的变化对肺部模型进行吸气和充气,有利于模拟肺部的呼吸工作,通过紧固螺栓调节上挤压板向下挤压板运动,有利于模拟异物堵塞气管导致气管通道变窄的现象,解决不能模拟肺部的呼吸效果以及调节堵塞异物大小的问题,有利于合理的模拟肺部呼吸工作和堵塞异物大小的现象,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该可评估智能气道反馈系统模型,通过信号线将传动齿转动的圈数信息传递到计数器上并通过数字显示出数值,通过显示的数值可以反馈气道内部通气的的强弱,并通过肺部模型膨胀的大小的对比,有利于对异物堵塞物的大小对气道内气体流动强弱性进行反馈,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方便学生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强,未经赵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