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湍流点火针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5501.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名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10 | 分类号: | F24C3/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任汉平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棒 正极棒 点火针 湍流 侧弯 点火 伸出 高速混合 后侧挡板 挡板 燃气孔 火针 喷出 弯折 成功率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点火针,包括有点火针主体,点火针主体上穿至有正极棒和负极棒,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均从所述点火针主体的头部伸出,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尾部均从所述点火针主体的尾部伸出,点火针主体上在所述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的后侧设置有挡板;正极棒的头部向负极棒侧弯折,负极棒的头部向正极棒侧弯折。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其通过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的后侧挡板的设置,点火时能够降低从燃气孔中喷出的高速混合气流的流速,另外,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向内侧弯折,缩短了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之间的间距,能够有效提高点火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点火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湍流点火针。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灶多采用点火针通电打火的方式点燃燃气,点火针的打火方向一般都是朝向燃气灶的点火孔附近,点火时,点火针的点火电极的端部产生瞬间高电势,击穿与点火孔附近的金属间的空气并形成电火花,从而点燃从燃气孔喷出的燃气。
目前,以为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部分燃气灶采用将燃气与空气预混合后再进行燃烧,如此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燃烧板的小孔中喷出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且流速较快,混合燃气喷出时所产生的冲力常常会将点火针产生的火花吹灭而导致点火失败,这正是造成现有点火针点火失败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次点火失败不仅会造成燃气的浪费,而且会造成燃气孔周围的燃气浓度上升而可能引发爆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点火针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点火效率高的一种湍流点火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湍流点火针,包括有点火针主体,点火针主体上穿至有正极棒和负极棒,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均从所述点火针主体的头部伸出,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尾部均从所述点火针主体的尾部伸出,点火针主体上在所述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的后侧设置有挡板;正极棒的头部向负极棒侧弯折,负极棒的头部向正极棒侧弯折。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挡板的头部超出所述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
上述的挡板与所述点火针主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上述的点火针主体由绝缘陶瓷材料制成。
上述的正极棒的头部向远离挡板方向倾斜30°设置。
上述的负极棒的头部向远离挡板方向倾斜30°设置。
上述的正极棒与负极棒的头部间距为3mm。
上述的点火针主体的尾部设置有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正极保护套包裹于所述正极棒外,负极保护套包裹于所述负极棒外。
上述的点火针主体的两侧呈圆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湍流点火针,包括有点火针主体、正极棒和负极棒,其在点火针主体上在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的后侧设置有挡板,点火时,从燃气孔中喷出的高速混合气流遇到挡板的阻挡而产生湍流,从而大大降低混合气体流速,进而提高点火成功率;另外,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向内侧弯折,缩短了正极棒和负极棒的头部之间的间距,能够进一步提高点火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名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名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消音功能的智能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燃气灶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