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载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5010.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峥;韩斐;宋凤博;宋超;张元超;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信号 处理 实物 仿真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仿真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弹载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包括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模数转换模块、FPGA预处理模块、DSP成像处理模块、上位机显示终端;由信号源输出两路参考时钟,一路给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作为参考时钟,一路给信号处理器作为采样时钟,由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输出模拟雷达回波信号以及帧同步和脉冲同步信号,模数转换模块完成对模拟雷达回波的A/D采样,FPGA作为预处理模块,完成数据预处理和数据的乒乓传输,DSP成像处理模块中两片DSP芯片完成成像处理,另一片DSP芯片完成成像结果到上位机的传输,在上位机显示终端上实时显示成像处理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仿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载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用于高速飞行器成像跟踪制导等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雷达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现代实时信号处理算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也成为各国探索和发展的热点,然而对于信号处理算法的性能并不能限于理论仿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验证。
在以往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机的测试验证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缺陷:一是信号处理机的实际性能往往需要外场实验验证,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无疑使研发周期增长,而且容易受到天气等外在条件的影响;二是,实际的弹载信号处理板又是一弹一板,没有统一的硬件平台,这对于新算法的验证带来很大困难;三是全实物的导引头系统外设较多,造价较高,用于信号处理算法的测试验证会带来额外的开销。因此对于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的构建对于实验室阶段信号处理机的仿真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载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使实验室阶段测试验证更加接近外场实验,用于解决外场实验易受环境影响、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由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模拟实际雷达前端输出模拟雷达回波,在信号处理器中完成一系列的信号处理算法,从而验证信号处理算法性能以及信号处理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弹载雷达信号处理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时钟信号源、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信号处理器以及上位机显示终端;所述信号处理器包含:模数转换模块、FPGA信号预处理模块、DSP成像处理模块;
所述时钟信号源上设置的参考时钟输出端与所述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上设置的参考时钟输入端连接;
所述时钟信号源上设置的采样时钟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上设置的采样时钟输入端连接;
所述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上设置的模拟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上设置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上设置的同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FPGA信号预处理模块的同步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所述FPGA信号预处理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FPGA信号预处理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所述DSP成像处理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DSP成像处理模块的数字信号输出端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上位机显示终端的数字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装置,用于从仿真软件获取仿真雷达回波信号,完成所述仿真雷达回波信号到模拟雷达回波信号的转换,并将所述模拟雷达回波信号通过四路SMA接口发送给模数转换模块的四路模拟信号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