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2516.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新柯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41/06;B24B47/06;B24B27/00;B24B5/40;B24B5/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用于磨削或抛光的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座,机架上设有打磨架和气缸,打磨架上设有打磨头,安装座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滑板;安装座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上设有波纹板;安装座上设有打磨筒,打磨筒内壁设有打磨刷,打磨筒外壁设有外齿圈;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桶构成螺纹副;机架上设有主动齿轮;活塞桶上部设有出气口,活塞桶上部与除尘孔连通,活塞桶下部与空腔下部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钢管内壁和外壁的打磨需要两个装置进行,并且只能在内壁打磨完成后再进行外壁的打磨,导致打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磨削或抛光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由于汽车使用方便,因此逐渐普及。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常用的零部件就是钢管,而为了避免钢管生锈,通常会对其内壁和外壁进行打磨。
现目前常使用的打磨装置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下方的固定座,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打磨架,打磨架上设有打磨头和驱动打磨头转动电机,机架上还设有驱动打磨架滑动的气缸。使用时,将钢管安装在固定座上,启动气缸和电机,气缸带动打磨架下移,从而使得打磨头伸入钢管内,同时电机驱动打磨头转动,使得打磨头与钢管内壁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打磨装置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打磨装置只能对钢管的内壁进行打磨,当内壁打磨完成后还需另外的装置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打磨,导致打磨效率低;2、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打磨装置不能及时对打磨产生的碎屑进行清理,会使得加工环境不佳,从而影响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钢管内壁和外壁的打磨需要两个装置进行,并且只能在内壁打磨完成后再进行外壁的打磨,导致打磨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下方的安装座,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打磨架和驱动打磨架滑动的气缸,打磨架上设有打磨头,安装座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与空腔底部之间设有弹簧;安装座上表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条形孔,条形孔上滑动连接有可折叠的波纹板,波纹板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设有排气单向阀和过滤网,波纹板的一端设有磁铁块;安装座上位于磁铁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上电连接有第一电源,第二电磁铁上电连接有第二电源,机架上打磨架下方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源的第一控制器,安装座上表面设有用于控制第二电源的第二控制器;
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与钢管外壁配合且中空的打磨筒,打磨筒内壁设有打磨刷,打磨筒外壁设有外齿圈;打磨筒底部设有环形的除尘孔,除尘孔内设有除尘单向阀,打磨筒内壁的下部沿周向设有若干通孔;
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两端均封闭的活塞桶,活塞桶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贯穿活塞桶顶端的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桶构成螺纹副,且螺纹副的螺纹升角大于或等于当量摩擦角;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活塞杆包括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花键段;活塞桶上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内设有出气单向阀和过滤网;活塞桶上部与除尘孔连通,活塞桶下部与空腔下部连通。
本方案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
空腔用于实现对打磨钢管内壁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源的打开与关闭,当装置启动时,打磨架下移与第一控制器接触,第一电源打开,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产生磁场吸引磁铁块,使得波纹板移动,将条形孔打开。随着打磨头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会产生碎屑,一部分碎屑在重力下落至空腔内;同时打磨头钢管与空腔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因此打磨头下移,会挤压密闭的空间内的气体,从而将碎屑挤压至空腔内进行收集,实现除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新柯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新柯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