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测器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1794.X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麟玉;蒋红卫;张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杭州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器 检测 装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至少2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包括:一个探测器安装座、一个镜头和一个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同时安装至少两个待检测探测器,并且能够对待检测探测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信号发送至上位机,以使得以使上位机根据处理后的图像确认待检测探测器是否存在缺陷。当检测到待检测探测器存在缺陷时,可以对该待检测探测器进行标记,当待检测探测器不存在缺陷时,再将该不存在缺陷的探测器安装到成像设备上,从而降低检测过程中操作的复杂程度。因此,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检测人员的人工成本,提高检测效率,进一步的,可以提高成像设备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探测器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钢铁、冶金、实话、电力、医疗、环境监测等各行各业,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利用目标和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辐射差异形成的红外辐射特征图像,以发现和识别目标,而探测器作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关键零件,作用是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进而通过后续的处理电路或处理算法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眼可识别的图像。
受制造工艺和材料的影响,探测器生产厂商批量生产的探测器中可能存在具有重大缺陷的探测器,而成像设备生产厂商在批量购买探测器后,为了使安装到成像设备的探测器输出的图像符合要求,需要对该探测器进行检测。
在现有技术中,成像设备生产厂商在购买探测器后,往往是首先将探测器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然后检测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探测器输出的图像是否符合成像要求,然而,当探测器自身存在重大缺陷时,输出的图像并不能达到成像要求,需要将该探测器从成像设备上拆卸下来,并重新安装其他探测器,这样会造成检测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提高了检测人员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测器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降低检测过程中操作的复杂程度,降低检测人员的人工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2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包括:一个探测器安装座、一个镜头和一个信号处理电路;
探测器安装座,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待检测探测器;
镜头,与各个探测器安装座的位置对应安装,用于将光信号聚焦至待检测探测器的感光元件上;
信号处理电路,与探测器安装座中的待检测探测器和上位机电连接;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探测器配置参数和被拍摄物体的温度信息,将探测器配置参数发送至待检测探测器,接收待检测探测器按照探测器配置参数生成的图像信号,并根据被拍摄物体的温度信息和接收的图像信号计算校正参数,用计算出的校正参数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校正后发送至上位机,以使上位机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输出以供确认待检测探测器是否存在缺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探测器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框架和镜头安装盖板;
每个检测单元,还包括:具有连接电路的底座安装板;
镜头安装盖板,可拆卸地覆盖于安装框架顶端;
每个检测单元的镜头,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镜头安装盖板上预设的镜头安装孔上;
每个检测单元的探测器安装座,通过底座安装板分别安装于安装框架的底板上预设的安装孔中;
每个探测器安装座中的待检测探测器,通过底座安装板的连接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可选的,底座安装板的连接电路,包括:连接线路和第一接口连接器;
探测器安装座,安装于底座安装板的第一面上,使得探测器安装座中的待检测探测器通过连接线路与第一接口连接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