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硝基芳烃类爆炸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0469.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月芝;张汉君;陶芙蓉;李天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硝基 芳烃 爆炸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硝基芳烃类爆炸物的方法,采用基于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置于待测位置,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基于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的荧光强度,获得基于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的猝灭效率,其中,所述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包括氨基化的玻璃片和传感层,传感层置于表面氨基化的玻璃片的表面,所述传感层为氨基改性聚苯乙烯与芘通过混纺而制备的静电纺丝薄膜,所述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结构式为其中,m:n=8~12:1,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4~5)×104g/mol,相对质量分布指数为1.3~1.4。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对NACs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硝基芳烃类爆炸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所听闻的爆炸物品种众多。对于数量众多的爆炸物材料按其结构可以归纳为六大类:硝基烷烃(如2,3-二甲基-2,3-二硝基丁烷DMNB、硝基蒽NM)、硝基芳烃(如2-硝基甲苯、3-硝基甲苯、4-硝基甲苯NT,2,4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DNT,2,4,6-三硝基甲苯TNT、2,4,6-三硝基苯酚PA、硝基苯DNB)、硝胺(如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HMX、2,4,6-三硝基苯甲硝胺Tetryl)、硝酸酯(如硝酸甘油NG、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HP、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六亚甲基三过氧化二胺HMTD)。
大部分的爆炸物中均含有硝基芳烃类化合物(NACs),对该类化合物的检测主要有体探测技术(Bulk Detection)和痕量探测技术(Trace Detection)两种。体探测技术主要包括成像检测和核检测,该技术主要针对体积较大含量较多的炸药进行宏观检测。而痕量探测技术则是针对肉眼较难发现的爆炸物颗粒或气体实施检测。通常爆炸物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其存放位置的周围或是接触爆炸物的人或物的表面均会附着爆炸物。微痕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发光法、氧化还原法、离子迁移谱法、化学试剂法、表面声波法、气-质谱联用法、化学传感器以及犬科动物分析法。其中针对爆炸物最为灵敏的检测方法是气-质谱联用法(10-4g/cm-1)。此外离子迁移谱法对爆炸物检测的灵敏度亦能够达到10-3g/cm-1,但由于仪器昂贵体积较大且需专业人员操作,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由于常见的检测方法具有局限性而难以广泛应用,寻找一种简便快捷、成本低、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需求就变得更为迫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在检测硝基芳烃类爆炸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的荧光传感器能够有效的富集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对NACs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在检测硝基芳烃类爆炸物中的应用,所述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包括表面氨基化的玻璃片和传感层,传感层置于表面氨基化的玻璃片的表面,所述传感层为氨基改性聚苯乙烯与芘进行纺制的静电纺丝薄膜,所述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结构式为其中,m:n=8~12:1,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4~5)×104g/mol,相对质量分布指数为1.3~1.4。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检测爆炸物中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置于待测位置,每隔一段时间检测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的荧光强度,获得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的猝灭时间,其中,所述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荧光传感器包括表面氨基化的玻璃片和传感层,传感层置于表面氨基化的玻璃片的表面,所述传感层为氨基改性聚苯乙烯与芘进行纺制的静电纺丝薄膜,所述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结构式为其中,m:n=8~12:1,氨基改性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4~5)×104g/mol,相对质量分布指数为1.3~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