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柱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0438.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罗会平;王一博;周兵;毛良根;陈辉;邓林恒;朱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2D27/12;E02D27/42;E02D5/3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桩 格构柱 钢管 立柱桩 施工成本 施工 连接稳固性 封头钢板 固定结构 基坑施工 连接稳固 施工效率 稳固连接 一端设置 支撑钢板 端头 短筋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其中通过在格构柱与钻孔桩之间设置钢管,将钢管的一端设置在钻孔桩里,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格构柱上,由钢管来实现格构柱与钻孔桩之间的稳固连接,并设置封头钢板、支撑钢板或抗滑短筋等来增加格构柱与钢管、钢管与钻孔桩,也即是格构柱与钻孔桩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形成稳定的端头固定结构。本发明的立柱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施工成本较低,可在保证格构柱与钻孔桩连接稳固的同时降低钻孔桩的施工设置难度,降低立柱桩的施工成本,提高其施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柱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工程和道路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的施工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基坑工程中,立柱桩作为一种重要的构件,通常用来承受支撑体系的竖向荷载,以增加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在现有技术中,立柱桩往往由打入坑底的钻孔桩与从坑底伸出的格构柱组成,格构柱的大小根据所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选用合理的尺寸,而钻孔桩的尺寸往往只是为了满足竖向承载力的要求。在钻孔桩的选用过程中,尤其是对于摩擦型钻孔桩,往往小桩径、大桩长的设计更为经济合理,但由于立柱桩中钻孔桩往往需要包裹和固定格构柱,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增加桩径,增加钻孔桩的设置难度,造成一定经济浪费。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钻孔桩或灌注桩的截面通常为圆形结构,这对于方形截面的格构柱而言,其包裹施工也较为复杂繁琐,影响施工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柱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通过在格构柱与钻孔桩之间设置钢管,钢管的一端设置在钻孔桩里,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格构柱上,由钢管来实现格构柱与钻孔桩之间的稳固连接,降低钻孔桩的施工难度,提升立柱桩的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立柱桩结构,包括分别竖向设置的格构柱、钻孔桩和钢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构柱内对应所述钢管的一端设置有中部开设有通孔的封头钢板,所述封头钢板以其侧周壁面与所述格构柱的内壁面稳固连接;
所述钢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格构柱中并与所述封头钢板的下端面抵接后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突出于所述格构柱的下端面并伸入所述钻孔桩中固定,从而形成所述立柱桩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的外周壁与所述格构柱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钢板,所述支撑钢板可分别与所述钢管的外周壁和所述格构柱的内壁面连接,以实现对所述钢管的支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钢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钢管伸入所述格构柱一端的外周壁与所述格构柱的内壁面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伸入所述钻孔桩的一端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轴线与所述钢管外壁面相交的抗滑短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多根所述抗滑短筋在所述钢管的外周壁上均匀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抗滑短筋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钢管的外壁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抗滑短筋的长度相等。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立柱桩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将格构柱、钻孔桩和钢管施工成立柱桩结构,其步骤如下:
S1:选取所述格构柱的尺寸,以所述格构柱的尺寸选取所述钢管的尺寸,继而确定施工的所述钻孔桩的尺寸;
S2:在所述格构柱内对应所述钢管的一端设置中部开设有通孔并与所述格构柱内壁稳固连接的封头钢板;
S3:将所述钢管的一端穿入所述格构柱中并与所述封头钢板的下端面抵接,且所述钢管的另一端突出所述格构柱的底部,继而将相互抵接的所述钢管与所述封头钢板稳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