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8077.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龙云泽;张志广;王晓雄;刘慧;张俊;付洁;李如;张富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35/06;B01J37/10;B01J37/34;C02F1/30;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牟海峰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 光催化 性能 柔性 tio base sub | ||
1.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DF溶于有机溶液中,搅拌,然后加入TBOT溶液,持续搅拌,即得纺丝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TBOT/PVDF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膜;
(3)将步骤(2)得到的纤维膜烘干后,裁剪成片;
(4)配制质子酸、钼酸钠和硫脲的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移到水热釜中,并加入步骤(3)裁剪好的纤维膜片;
(5)将步骤(4)的水热釜密闭,置于烘箱中加热,冷却后,将所得材料冲洗,即得所述具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其为核壳结构纤维,内层为TiO2/PVDF纤维内核,外层分布有MoS2小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配制PVDF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6.7%,溶剂为DMF和丙酮混合溶液的高分子溶液,在40℃条件下搅拌2 h,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 TBOT溶液,持续搅拌1 h,获得TBOT/PVDF纺丝前驱体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常温条件下,称取PVDF粉末4 g,溶于20 g DMF和丙酮的混合溶液,在40℃条件下搅拌2 h,然后加入10 mL TBOT溶液,持续搅拌1 h,获得TBOT/PVDF纺丝前驱体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DMF和丙酮质量比为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常温条件下,将步骤(1)配好的纺丝前驱体溶液装于纺丝溶液容器中,金属喷头的喷射口与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相连,施加高电压,通过滚筒框架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其中,纺丝电压为9 kV,纺丝距离为11 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纤维膜置于60 ℃烘箱中干燥10h,取出,裁剪成2 cm×2 cm的正方形小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称取去离子水25 mL和硫酸溶液1 mL,加入容器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0.12 g二水钼酸钠和0.20 g硫脲,并继续搅拌30 min,获得硫酸、钼酸钠和硫脲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移到水热釜中,再将步骤(3)中裁剪好的纤维膜片置于水热釜的混合溶液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称取去离子水24 mL和盐酸溶液2 mL,加入容器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0.12 g二水钼酸钠和0.20 g硫脲,并继续搅拌30 min,获得盐酸、钼酸钠和硫脲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移到水热釜中,再将步骤(3)中裁剪好的纤维膜片置于水热釜的混合溶液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将水热釜密闭置于烘箱中,加热至150 ℃并保持24h,自然冷却后将所得的材料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多次,即得所述的具可见光催化性能的柔性TiO2/PVDF@MoS2复合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