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的工艺及压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7631.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敬海鑫;徐铜鑫;周振兴;胡付生;段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许延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集料 压实装置 碱活性 检测 样本 前处理 固结 脱模 压实 制备 制样 传统混凝土 环氧树脂胶 工序处理 工艺过程 观察鉴定 样本工艺 混合物 薄片状 粗集料 磨制 切片 粘结 显微镜 切割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的工艺及压实装置。本发明通过细集料与环氧树脂胶的混合以及利用压实装置对混合物的压实固结、脱模分离等前处理工序,使细集料可以像粗集料一样再通过后续的切割、磨制和粘结等工序处理而制得用于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的薄片状切片样本,即顺利制成细集料样品,进而实现细集料的碱活性检测,解决了传统混凝土细集料由于制样难无法检测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工艺过程中的压实固结、脱模分离等前处理工序是通过压实装置来实现的,压实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样效果好,保证了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工艺的顺利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的检测领域,更具体讲是一种制备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的工艺及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领域,常用的混凝土集料碱活性检测(岩相法)一般是按照GB/T14684-2011、JTG E42-2005、TB/T 2922.1-1998等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但标准上均未对岩相法的样品制备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尤其是细集料样品的制备过程,此处的细集料是指粒径<4.75mm的天然砂(不含泥)及机制砂(不含石粉)。样品制备过程是指将集料制成薄片粘在载玻片上使之可以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以分辨其各种矿物组成的过程。对于粗集料来说,可以直接通过切割、磨制、粘结成薄片来制备样品。对于细集料来说,由于粒度小,不能直接进行切割、磨制,即不能采用粗集料的制样工艺来制备细集料样品。截止目前,针对细集料样品的制样工艺还没有具体的描述和介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制备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的工艺及压实装置。利用本发明中的工艺可以顺利制成细集料样品,实现细集料的碱活性检测,解决了传统混凝土细集料由于制样难无法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压实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样效果好,保证了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工艺的顺利实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制备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的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A、制备环氧树脂胶: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照质量百分比1:0.8~1.2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环氧树脂胶,备用;
B、准备颗粒状细集料:将颗粒状细集料烘干,备用;
C、混合颗粒状细集料与环氧树脂胶:在颗粒状细集料冷却至60℃~70℃时,将环氧树脂胶与颗粒状细集料按照质量百分比1:3~6混合均匀,得到待凝固的胶合状细集料混合物;
D、压实固结:利用压实装置将待凝固的胶合状细集料混合物进行压实,并在压实的过程中逐渐固结,得到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
E、脱模分离:将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从压实装置的模腔中分离出来;
F、切片制样:将分离出来的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进行切割、磨制和粘结,制得用于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的薄片状切片样本。
本发明中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树脂。
利用本发明的工艺制备细集料碱活性检测样本的压实装置包括由底平台、顶板和立柱构成的框架式反力装置,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的千斤顶(为胶合状细集料混合物的压实过程和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的挤料脱模分离过程提供动力),平放在千斤顶的缸杆自由端的平板垫片(平板垫片在压实时用于封堵下端面;在脱模分离时又便于快速抽离平板垫片),立放在平板垫片上面、两端敞口的盛样桶,小头端从上敞口插入到盛样桶的内腔孔中、大头端贴合在所述顶板下面的T型压实棒;在所述顶板的中部位置开设有挤料孔(需要脱模分离时,抽离平板垫片、将T型压实棒和盛样桶倒置,使压实后的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正对挤料孔,启动千斤顶顶升就可以将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沿挤料孔逐渐排出盛样桶的内腔孔)。
本发明中所述挤料孔的形状和规格与盛样桶的内腔孔的形状和规格相匹配(便于压实后得到的固结状细集料混合柱顺利地挤出盛样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7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