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6643.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京杰;李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52 | 分类号: | G01V1/52;G01V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棒 钢筒 上压块 体应变仪 下压块 锥面 扶正装置 侧压簧 应变仪 侧壁 顶面 内端 压块 种体 地震预报 提梁 倒锥体状 可靠数据 探头底座 应力变化 上压簧 下压簧 锥体状 耦合层 弹簧 底面 井孔 探头 传导 挤压 岩石 观测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包括外壳钢筒,外壳钢筒内设有体应变仪主体,体应变仪主体上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上压块,体应变仪主体下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下压块;上压块为倒锥体状,其顶面固定有提梁并设有上压簧,上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上部顶棒,上部顶棒的内端抵在上压块的侧锥面上,上部顶棒设有上部侧压簧;下压块为锥体状,其顶面设有下压簧,其底面设有探头底座,下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下部顶棒,下部顶棒的内端抵在下压块的侧锥面上,下部顶棒设有下部侧压簧。通过弹簧挤压上下压块,分别能够将探头上部和下部固定在井孔中心位置,使水泥耦合层均匀,仪器能够正确的观测到岩石传导的应力变化,为地震预报提供可靠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地震前兆观测等钻孔应变观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体应变仪安装在60~200米深的钻孔中,钻孔尺寸比体应变仪外径尺寸要大,体应变仪放入井下后,需要扶正装置将体应变仪固定在钻孔中心位置,然后四周用专用水泥将仪器和钻孔岩壁耦合在一起。如果体应变仪不能保证在钻孔的中心位置,则会造成一边水泥耦合层较厚,而另一边水泥耦合层较薄,影响水泥耦合效果,进而影响仪器观测数据。
原有的扶正装置,是在体应变仪底座部分安装三个橡胶棒,顶部四周装有六个尼龙螺丝。橡胶棒的长度接近钻孔直径,通过橡胶棒的顶点接触钻孔壁,从而保证了仪器底部在钻孔中心;顶部四周装上六个尼龙螺丝后,直径略小于钻孔直径,这样也能保证顶部在钻孔中心,从而使仪器在钻孔中心位置。
现有的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底部的三个橡胶棒有弹性,当仪器放入井底后,因体应变仪重量接近40公斤,橡胶棒的弹力未必能使仪器底部弹回钻孔中心;顶部的六个尼龙螺丝在探头下井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被井壁上的岩石给刮掉了,即使没有全部刮掉,因为考虑到仪器下井的顺利程度,探头加尼龙螺丝后的外径也必须小于钻孔直径(否则仪器就会被钻孔内的微小探头石给挂住,造成下井事故),这样探头顶部也不能在钻孔的中心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应变仪扶正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包括外壳钢筒,所述外壳钢筒内设有体应变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应变仪主体上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上压块,所述体应变仪主体下方的外壳钢筒内设有下压块;
所述上压块为倒锥体状,其顶面固定有提梁并设有上压簧,所述上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上部顶棒,所述上部顶棒的内端抵在所述上压块的侧锥面上,所述上部顶棒设有上部侧压簧;
所述下压块为锥体状,其顶面设有下压簧,其底面设有探头底座,所述下压块的侧锥面对应的外壳钢筒的侧壁设有下部顶棒,所述下部顶棒的内端抵在所述下压块的侧锥面上,所述下部顶棒设有下部侧压簧。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应变仪扶正装置,分上下两个部分,通过弹簧挤压上下压块,分别能够将探头上部和下部固定在井孔中心位置,使水泥耦合层均匀,使仪器能够正确的观测到岩石传导的应力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应变仪扶正装置顶棒内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体应变仪扶正装置顶棒伸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提梁,2、固定螺母,3、上压簧,4、上压块,5、上部侧压簧,6、上部顶棒,7、外壳钢筒,8、体应变仪主体,9、下压簧,10、下部侧压簧,11、下部顶棒,12、下压块,13、探头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数据自适应性时窗估算几何属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间接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