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功率及光接收灵敏度自动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5531.8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7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生;石吉银;翟博龙;林少真;晁武杰;胡文旺;李超;陈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7 | 分类号: | H04B10/077;H04B10/079;H02J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电站 保护装置 功率 接收 灵敏度 自动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功率及光接收灵敏度自动测量方法。首先获取SCD文件中的虚端子信息以及站控层MMS告警信息并对测量装置进行配置;接着保护装置通过一对光纤以及一根RJ45网线与测量装置连接。测量装置可以自动测量被测保护装置被测光口的发送光功率、被测光口的光接收灵敏度以及自动测量被测光纤的本侧接收光功率。本发明极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口发送光功率、光接收灵敏度以及光纤本侧接收光功率测量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智能变电站光功率测试的时间,减少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纤插拔的次数,降低光纤接头及光口损坏的概率,延长了光口及光纤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功率及光接收灵敏度自动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智能变电站中,光纤取代了大部分传统的电缆接线。光口发送光功率、光纤接收光功率以及保护装置的光接收灵敏度成为衡量光纤二次回路性能的几个重要指标。由于智能变电站存在着大量的保护装置、光口及光纤,光口发送光功率、光纤接收光功率以及保护装置的光接收灵敏度的测量成为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一个繁重的工作。如果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降低了调试的效率。同时,由于人工测量过程中会频繁插拔光纤,容易导致光口及光纤接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功率及光接收灵敏度自动测量方法,极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口发送光功率、光接收灵敏度以及光纤本侧接收光功率测量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智能变电站光功率测试的时间,减少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纤插拔的次数,降低光纤接头及光口损坏的概率,延长了光口及光纤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光功率及光接收灵敏度自动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SCD文件中的虚端子信息以及站控层MMS告警信息;
步骤S2:自动测量被测保护装置被测光口的发送光功率;
步骤S3:自动测量被测保护装置被测光口的光接收灵敏度;
步骤S4:自动测量被测光纤的本侧接收光功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导入SCD文件并进行解析;
步骤S12:根据SCD解析结果,获取被测保护装置的虚端子信息以及站控层MMS告警信息并对测量装置进行配置,配置信息包括发送SV报文、发送GOOSE报文、接收GOOSE报文以及被测保护装置的站控层MMS告警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测量装置与被测保护装置通过光纤连接;
步骤S22:测量装置通过光纤接收保护装置发送的GOOSE报文,进行解析并确认无误后,自动测量并记录测量装置接收口的光功率,测量结果即为保护装置被测光口的发送光功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测量装置通过光模块向保护装置的被测光口发送SV报文或者GOOSE报文;
步骤S32:当RJ45电模块捕获的MMS报文中对应光口的断链告警信号置0后,自动按照设定的步长及延时逐渐降低测量装置发送口的发送光强,直至MMS报文中对应光口的断链告警信号置1后,自动测量并记录此时测量装置发送口的光强,即为保护装置被测光口的光接收灵敏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将被测光纤接至测量装置光口的RX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5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