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4037.X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亮;李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8 | 分类号: | H05B3/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加热机构 固定架 绝缘体 安装座 加热丝 填充层 内周 外周 密封连接 加热管 散热柱 等间距分布 等间距设置 热传递效率 导线穿过 电性连接 加热效果 加热效率 绝缘导热 绝缘胶水 配合连接 上端 填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管,包括安装座、加热机构和多个散热柱;其中,加热机构包括绝缘体、加热丝、固定架、填充层和金属管;加热机构呈U形设置,加热机构的金属管上端与安装座密封连接;绝缘体位于安装座底部,绝缘体外周与金属管内周通过工业绝缘胶水密封连接;安装座内的导线穿过绝缘体与加热丝电性连接;加热丝通过固定架固定在金属管中部,固定架外周与金属管内周固定连接,固定架内周与加热丝配合连接;固定架等间距分布在金属管内,以在金属管内形成多个填充层;填充层内填充绝缘导热颗粒;加热机构外周等间距设置多个散热柱。本发明热传递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提高了设备的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加热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中,加热管多用于取暖、除霜等方向;现有的加热管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加热管在使用中存在加热效率慢、热交换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加热管,热传递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提高了设备的加热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热管,包括安装座、加热机构和多个散热柱;其中,加热机构包括绝缘体、加热丝、固定架、填充层和金属管;
加热机构呈U形设置,加热机构的金属管上端与安装座密封连接;绝缘体位于安装座底部,绝缘体外周与金属管内周通过工业绝缘胶水密封连接;安装座内的导线穿过绝缘体与加热丝电性连接;加热丝通过固定架固定在金属管中部,固定架外周与金属管内周固定连接,固定架内周与加热丝配合连接;固定架等间距分布在金属管内,以在金属管内形成多个填充层;填充层内填充绝缘导热颗粒;
加热机构外周设置多个散热柱。
优选的,绝缘体为高温绝缘陶瓷材料。
优选的,固定架为高温绝缘陶瓷材料。
优选的,金属管为铜管。
优选的,加热丝为镍铬合金发热丝。
优选的,散热柱沿加热机构的半个圆周均布设置多排,散热柱之间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散热柱为圆台状,其靠近加热机构的一端直径大于其远离加热机构的一端;散热柱远离加热机构的一端呈半球状。
优选的,散热柱的最小直径为最大直径的一半。
优选的,散热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散热柱的最大直径。
本发明中,散热柱为圆台状,散热柱靠近加热机构的一端直径逐渐增大,提高了散热柱与加热机构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传递效率,更好的将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给散热柱;散热柱远离加热机构的一端直径逐渐减小,使得散热柱中部的热量更加容易向外散发,提高其散热效率,同时,由于散热柱的端部较细,导致其端部散热快,使得散热柱整体温度差异大,有利于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观察散热柱的外形、散热柱的数量可知,散热柱的表面积较大,而且散热柱数量多,提高了散热柱整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设备的加热效率;其中,散热柱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利于被加热介质的流动,保证加热介质之间热传递更加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加热管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加热管中散热柱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加热管中散热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4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加热管
- 下一篇:电子调温器用电子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