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3618.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童练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练达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私钥 私钥生成 书写纸 书写 访问信号 底版纸 多频 标签 计算处理器 信号线连接 反射信号 手写方式 随机产生 天线结构 保密性 发射 标签纸 连接点 签名区 采样 手写 固化 印刷 覆盖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及方法,所述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包括:区块链私钥书写标签纸、用于向区块链私钥书写标签发射多频访问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的RFID阅读器和与RFID阅读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的计算处理器,所述区块链私钥书写标签包括底版纸、RFID天线和书写纸,所述RFID天线印刷在底版纸上,所述书写纸覆盖在所述RFID天线上,所述书写纸上露出多个连接点并形成区域签名区。本发明使用物理的手写方式来改变RFID天线的天线结构,利用RFID阅读器发射多频访问信号采样后生成私钥,这种私钥由于是完全随机产生的,具有极佳的保密性,而且有意义的书写可以使手写的任何资料以区块链的形式固化到网络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加密货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中加密货币的私钥生成方法,是采用电脑内部随机生成方式来进行,而这种随机方式属于伪随机,而且由于是在电脑端生成,容易被黑客盗取,而且大部分这种随机产生的私钥并没有实际意义,个别由脑钱包产生的私钥确容易被破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目前区块链中加密货币的私钥在电脑端生成容易被黑客盗取及破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所述区块链私钥生成装置包括:区块链私钥书写标签纸、用于向区块链私钥书写标签纸发射多频访问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的RFID阅读器和与RFID阅读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的计算处理器,所述区块链私钥书写标签纸包括底版纸、RFID天线和书写纸,所述RFID天线印刷在底版纸上,所述书写纸覆盖在所述RFID天线上,所述书写纸上露出多个连接点并形成区域签名区。
进一步地,所述RFID天线包括导电主线和多个螺旋滤波器,所述多个螺旋滤波器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导电主线的两侧形成多个螺旋谐振器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线和所述多个螺旋滤波器上被书写纸覆盖,所述书写纸上露出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导电主线和所述螺旋滤波器之间的间隙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线在两端形成两个通电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主线在底版纸上沿横向和/或纵向折叠分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螺旋滤波器为由不同的印刷长度形成多个具有不同谐振频率的多阻带螺旋滤波器,多个具有不同谐振频率的多阻带螺旋滤波器在底版纸上按照次序进行排列布置形成多个螺旋谐振器标签排列时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螺旋滤波器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处理器设置有通信接口并接有用于与区块链密钥服务器通信的通信模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区块链私钥生成方法,所述区块链私钥生成方法包括:使用导电墨水在区域签名区内随机书写签名;导电墨水填充到书写签名经过的连接点处将该连接点位置上的螺旋滤波器与导电主线导电连通;与导电主线导电连通的螺旋滤波器的天线结构被破坏;RFID阅读器通过发射机向多个螺旋谐振器标签发射多个谐振频率的多频访问信号;谐振频率相同的螺旋谐振器标签与访问信号响应并将反射信号返回至RFID阅读器的接收机;RFID阅读器根据接收机接收到的不同的反射信号分别对多个螺旋谐振器标签进行编码记录经由导电墨水书写签名对区域签名区连接点上的螺旋滤波器的天线结构破坏情况;RFID阅读器根据编码数据生成签名ID地址并发送至计算处理器;计算处理器接收到签名ID地址运用哈希算法对签名ID地址数据加密输出区块链私钥;及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的通信模块将区块链私钥发送至区块链密钥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练达,未经童练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3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