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识别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热重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3535.2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辉;杨柳;陈永宽;杨继;梁生龙;谭忠明;文杰;缪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杨兵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识别 低温 卷烟 安全 温度 窗口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热重分析方法,所述方法是将低温卷烟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升温热解,得到低温卷烟的热分析曲线信息和逸出组分信息,综合两方面信息从而识别低温卷烟的安全温度窗口。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推测低温卷烟的热解反应机理和目标烟气成分生成机理,建立热化学反应模型,研究促进有利成分生成和抑制有害物质产生的方法,最终实现低温卷烟热解反应在可控状态下按照理想方向的有序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测试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识别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热重分析方法。
技术背景
热分析技术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研究材料的各种转变和反应,如脱水、结晶、熔融、蒸发、相变以及各种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热分解过程和反应动力学问题等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测试方法。作为传统热分析技术的一种,热重/差热分析法是应用热天平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热量变化质量增加、质量损失或吸热、放热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具有仪器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快速、以及试样微量化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烟草、能源及生物等领域。
单滴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集萃取、富集于一体,具有成本低、装置简单、易于操作、有机溶剂用量少以及富集效率高等特点。单滴微萃取是将一滴萃取溶剂悬于常规的GC微量注射器针头尖端,然后浸于样品溶液或者悬于样品顶部空间,使分析物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萃取溶剂),经一定时间将有机微滴抽回注射器并转移至GC或其他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自动液滴连续微萃取装置是一种流动载气条件下进行的液滴自动连续补充的新型顶空-单滴微萃取技术,操作简便、萃取速度快且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萃取液液滴的自动连续补充和自动收集,为单滴微萃取技术在热重逸出组分定性定量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低温卷烟作为一种新型烟草制品,利用特殊热源对卷烟进行加热,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500℃,减少了因燃烧产生的焦油和有害成分,相比传统卷烟危害性更低,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低温卷烟的加热温度对烟气成分有重要影响,为了防止发生复杂热解反应并抑制有害烟气成分产生,需要将加热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内,然而有关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识别分析方法却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识别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热重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惰性或者合成空气条件下热重分析仪的程序升温模拟低温卷烟加热过程,通过考察卷烟的热分析曲线和烟气组分的逸出行为信息,为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识别分析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热分析软件得到低温卷烟的热分析曲线,包括热重曲线、差热曲线、时间-温度曲线、样品温度-参比温度曲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自动液滴连续微萃取装置和联用检测仪器进行热重逸出组分分析,实现对低温卷烟烟气成分的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低温卷烟烟气组分的变化规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监测加热过程中低温卷烟烟气成分的逸出行为,通过研究烟气组分及其变化规律,梳理和解析低温卷烟产品所发生的复杂热化学反应,借助低温卷烟成分分析,实现同类产品的逆向剖析和工艺借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推测低温卷烟的热解反应机理和目标烟气成分生成机理,建立热化学反应模型,对促进或抑制目标产物生成的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低温卷烟热解反应在可控状态下按照理想方向的有序进行。
本发明用于识别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热重分析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识别低温卷烟安全温度窗口的热重分析方法,所述方法是将低温卷烟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升温热解,得到低温卷烟的热分析曲线信息和逸出组分信息,综合两方面信息从而识别低温卷烟的安全温度窗口。
优选地,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3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