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1567.9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童须能;刘晓东;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护岸 石笼 填充 土壤 阶梯式 堤岸 半圆柱状 结构设置 护岸 绞和 粒径 锚钉 钢丝 种植 河道 污水 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所述生态护岸结构通过将石笼单体将生态护岸结构设置成阶梯形,各单体之间用钢丝进行绞和固定,堤岸和石笼单体间用锚钉固定;石笼单体的内部最外侧用土壤填充,再内侧用不同粒径的石块填充,中心位置的凹槽设计成半圆柱状,在凹槽内填充土壤,在凹槽内的土壤和最外侧土壤上种植相应的植物。本发明的生态护岸结构不仅起到了巩固堤岸的作用,同时种植的植物也可以净化污水,护岸上布满了植物,使城市内河道的景色更加怡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堤岸生态保护,具体涉及一种湖泊、河道的堤岸边坡生态保护和巩固,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内的很多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污染源都来源于地面的一些污水,降雨后的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形成污染面源,再经过堤岸冲入河道,最终对河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传统的河道整治工程,从稳定河道的目的出发,常常采用一些岸坡防护的措施,如浆砌石,混凝土板等。这些工程会对河道岸坡自然栖息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栖息地质量下降,同时由混凝土砌成的护坡,会阻隔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同时护坡主要有阶梯型和斜坡型的两种生态护坡形状。阶梯状的生态护坡,每一阶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度,每一阶之间的落差较大,使得地面污水的流速变大,从导致地面污水没有充足渗透到凹槽的土壤中区,并且会加大冲刷植物的力度。斜坡状的护岸,它所能种植的植物类型较少,同时也会使地面冲刷下拉的污水的流速变大,从导致地面污水没有充足渗透到凹槽的土壤中区,并且会加大冲刷植物的力度。
石笼柔性的结构能适应边坡的变动而不被破坏,比刚性结构具备更好地安全稳定性,其抗冲刷能力较强,能承受最大的水流速度可达6m/s;,该结构本质上都具有透水性,对地下水自然作用及过滤作用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水中的悬移物和淤泥得以沉淀于填石缝中,从而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利用弧状的石笼单体组成的生态护岸,其构造简单,可以减小地面污水的流速,加长污水渗透的时间和减小污水对植物的冲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该生态护岸结构能够实现的污水的快速渗透和降低流速,同时通过种植植物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技术方案: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所述结构的堤岸设有阶梯式台阶,在每级台阶上铺设石笼单体,所述石笼单体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石笼单体内部填充有不同粒径的石块,其外侧及凹槽内填充有土壤,在土壤的表层设有植物纤维垫,所述植物纤维垫的上层铺设有表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堤岸的表面及其铺设石笼单体的台阶面上设有防渗透土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笼单体为低碳钢丝或PVC以上的钢丝制编制的网状结构,其上表面及右侧面为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为半圆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堤岸上的台阶和石笼单体之间采用锚钉固定,各石笼单体之间用钢丝绞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纤维垫采用天然植物纤维编制而成,所述的天然植物纤维包括椰壳纤维、黄麻、木棉、芦苇和稻草;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纤维垫用活木桩固定在堤岸及其土壤中;
进一步的,所述石笼单体外侧的土壤、凹槽内部和表土层种有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15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水库卧管进水口布置结构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河堤加固增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