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运动、按摩保健仪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80211.3 | 申请日: | 201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皓月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A61H15/00;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盔 颈椎运动 颈椎 转盘 弹性三角支架 按摩保健仪 同向运动 支撑点 肩部 绕颈 转动 牵引力 颈椎生理曲度 按摩技术 反作用力 滚动按摩 机械技术 颈椎拉伸 颈椎牵引 三重结构 凸轮转动 智控装置 周期转换 左右转动 按摩力 按摩轮 保健仪 可调控 头颈部 正反向 左右轴 平卧 下垂 曲度 按摩 牵引 | ||
1.一种颈椎运动、按摩保健仪,包括转盘1、头盔2、三种动力电机4、凸轮滚动按摩轮5、高度及前后位移智能调节器6、电源7、智能控制装置8、设备四脚可调节支脚9、专用可调节卧姿躺椅10、设备基座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基座24为长方体箱型结构,设备基座24与专用可调节卧姿躺椅10固定连接,所述的高度及前后位移智能调节器6、电源7、智能控制装置8位于设备基座24内部,所述的凸轮滚动按摩轮5、转盘1、头盔2三种动力动力电机4分别在固定位置安装,所述的转盘1做正反360°交替匀速圆周转动,带动头盔2做以颈椎末端支撑点3和转盘1圆心连线为轴线的同向匀速绕动,内盔19由固定在外盔18动力电机4带动做正反向小于90°交替轴向匀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运动、按摩保健仪,其特征在于:高度及前后位移智能调节器6调节凸轮滚动按摩轮5高度,使凸轮最小半径轮面与颈椎自然接触,利用凸轮原理、按摩轮对头颈部重力反作用力原理,无需其它外力作用,通过定向匀速转动凸轮滚动按摩轮5,在颈椎得到自然拉伸的状态下,对颈椎实施按摩力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周期性按摩;颈椎曲度也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周期性转换,实现对颈椎自然拉伸、按摩、生理曲度保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运动、按摩保健仪,其特征在于:外盔18、内盔19顶端和端口处沿中轴线分别采用转轴16、轴承结构22连接固定,内盔19轴向转动的动力电机4与外盔18连接固定,动力电机4带动内盔19转动采用齿轮结构23,利用头颈部重力转换成对颈椎牵引力的原理,在颈椎无负荷且每节椎体受到自然、均匀力度牵引的状态下,外盔18保持静止,内盔19做正反向小于90°交替轴向性匀速转动,带动颈椎做同向转动(运动),实现颈椎生理间隙、颈椎左右转动功能的保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运动、按摩保健仪,其特征在于:头盔2外部通过球头式连接12、13、14与三角固定架固定,头盔2重心11位于靠近转盘1一侧,患者平卧头部自然下垂接触初始状态(最低点)头盔2时,头颈部与身体自然形成一定倾斜角度,头盔两侧支架采用内置弹簧式伸缩杆17,确保头盔2绕动时的灵活性,头盔三角固定架与转盘1采用转轴式15固定,确保使用者始终保持面部朝向不变,利用头颈部重力转换成对颈椎牵引力的原理,在颈椎无负荷且每节椎体受到自然、均匀力度牵引、保持面部朝向不变的状态下,通过机械式头盔2以颈椎末端支撑点3与转盘1圆心连线为轴线,做正反向360°交替匀速绕动,带动头颈部做同向绕动(运动),当转盘1停止转动时,利用智能控制装置8使头盔2回到初始位置(最低点),同时内盔19与头部间增设内衬20,内衬20与内盔19之间采用多点弹簧21支撑连接固定,确保头盔2绕动时头部得到弹性支撑和舒适度,实现颈椎生理间隙、颈椎生理绕动功能的保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皓月,未经刘皓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02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骨科脊椎矫正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颈椎康复治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