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入IMS的方法和通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76559.5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汪红星;舒续祖;张彪;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ims 方法 通信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接入策略,接入策略记录有应用标识、业务类型标识和网络切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策略将第一应用的第一业务通过第一网络切片接入IMS,其中,第一业务是第一应用对应的多个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中的一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入IMS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用户的实时通信业务会越来越丰富。例如,不仅会有传统的语音通信,也会有对时延和实时性敏感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通信业务。而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Fifth-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s,5G)的规范中,一个用户的不同实时通信业务依赖于差异化的网络切片。也即,一个用户的不同实时通信业务需要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同一个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MS)。
但是,目前业界还缺乏一种机制来支持不同实时通信业务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同一个IMS。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IMS网络的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不同实时通信业务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同一个IMS的机制。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IM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接入策略,接入策略记录有应用标识、业务类型标识和网络切片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策略,将第一应用的第一业务通过第一网络切片接入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其中,第一业务为第一应用对应的多个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中的一个。
用户通过一个应用可以发起多种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应用的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选择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同一个IMS的机制。例如,一个应用的信令业务类型的业务和媒体业务类型的业务分别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IMS。可以理解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用户的通信业务将会更加丰富,例如,不仅包括传统的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语音业务,也包括对时延敏感的AR、VR等业务等。而现有技术中,虽然提出不同的应用可以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IMS,但是一个应用的不同业务类型并没有差异化的区别,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业务类型的业务可以得到支持而另一些业务类型的业务受阻,不能满足用户的通信业务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个应用的不同业务类型,分别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IMS,而不同的网络切片之间具有差异化的特性,以使用户各种不同的通信业务都可以得到支持,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体验。
作为一个示例,业务类型包括信令业务类型和媒体业务类型。由于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经过不同的网络切片接入IMS,因此可以实现信令业务和媒体业务的分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策略,将第一应用的第二业务通过第二网络切片接入IMS,其中,第二业务是第一应用对应的多个业务类型的业务中不同于第一业务的业务,其中,第二业务的业务类型和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业务为信令业务类型的注册业务,终端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第一业务通过第一网络切片接入IMS,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在第一网络切片中分配的信令地址;终端设备向IMS发送注册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有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和信令地址。
IMS的网络设备记录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和终端设备的信令地址的绑定关系,以在后续根据该绑定关系,将需要发送至该终端设备的消息(例如,用于发起被叫流程的邀请消息)通过第一网络切片路由至该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6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非对称加密的许可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端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