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负氧离子团相变储能沥青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5584.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敬;何汝耿;李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纽曼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75/08;C08K13/04;C08K3/04;C08K7/26;C08K7/22;C09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氧离子 天然沥青复合材料 聚氨酯 添加剂 发射远红外线 沥青复合材料 高温稳定性 永久性破坏 变价金属 储能材料 路面材料 相变储能 永久形变 制作过程 作用机理 车辙 纳米孔 储能 吸附 制备 释放 健康 安全 | ||
本发明提出了制备小负氧离子团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高分子天然沥青复合材料,目的是在提高路面材料高温稳定性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持久、便捷、健康的天然沥青复合材料。在其制作过程中加入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以及小负氧离子团添加剂,使路面温度常年保持在永久形变温度之下,避免了高温所导致的车辙等永久性破坏,同时由于小负氧离子团添加剂纳米孔的吸附机理、变价金属作用机理,使本发明能够释放小负氧离子团、发射远红外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负氧离子团相变储能沥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间,经受从低温到高温不同环境的考验。道路使用实践表明,在通常的汽车载荷条件下,当路面温度达到40-70℃,沥青混合料会产生显著的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形变就成为车辙,从而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如何在提高路面材料高温稳定性的同时,附加天然沥青复合材料的环保健康性,是研究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分关注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了制备小负氧离子团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高分子天然沥青复合材料,目的是在提高路面材料高温稳定性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持久、便捷、健康的天然沥青复合材料。在其制作过程中加入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以及小负氧离子团添加剂,使路面温度常年保持在永久形变温度之下,避免了高温所导致的车辙等永久性破坏,同时由于小负氧离子团添加剂纳米孔的吸附机理、变价金属作用机理、永久电极机理,使本发明能够释放小负氧离子团、发射远红外线,并通过电性中和、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等综合过程来达来减少甚至消除“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效果。
发明内容
小负氧离子团相变储能沥青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由下列几部分配方组成:沥青0-70份;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5-40份;小负氧离子团添加剂1-20份;填料50-85份;竹炭5-20份。
所述的聚合物是SBS树脂、聚丙烯酰胺、再生橡胶、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其中的1-3种;所述的添加剂为释放小负氧离子团功能助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的沥青为石油沥青、煤沥青;天然沥青为布当沥青、新疆沥青;所述的填料为粉煤灰、无机矿粉、建筑废料粉的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的无机化合物;所述的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是以聚氨酯硬段实现宏观上的固-固相变,以聚乙二醇为软段进行储能;所述的释放小负氧离子团高分子天然沥青复合材料工艺与普通沥青复合材料混合相同,小负氧离子团数在600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纽曼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纽曼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