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645.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刚;黄保平;樊继平;毕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B04C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矿堆存 筑坝 高含泥 微细粒 脱泥 旋流器底流 放矿 干滩 经济性问题 尾矿堆积体 安全要求 操作监控 粗细颗粒 工艺步骤 微细粒矿 细粒尾砂 低成本 高粘度 清水区 泥无 稀释 水力 分区 入库 构筑 延伸 安全 | ||
1.一种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1)高效脱泥实现粗细颗粒分离,微细粒矿泥无动力给入库内清水区;
2)脱泥旋流器底流坝前稀释、水力冲积分散放矿;
3)脱泥旋流器底流分区交替放矿筑坝,延伸放矿构筑人工干滩;
4)微细粒高浓度尾矿堆存筑坝操作监控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效脱泥实现粗细颗粒分离,具体如下,选择12台高效脱泥旋流器实现粗细颗粒分离,脱泥旋流器结构参数:溢流管径80mm,沉砂口径40mm,进料口当量直径78mm,旋流器柱段有效高度345mm,旋流器锥体角度20°;脱泥旋流器分级操作参数:入料浓度45%-47%,工作压力0.12-0.20MPa,工作台数3-6台;脱泥旋流器溢流-200目含量大于91%以上,脱泥旋流器沉砂-200目含量低于28%;坝前均匀布置12个脱泥旋流器,沉砂直接坝前放矿筑坝,溢流矿泥汇集给入库区内150米外清水区进行自由沉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泥溢流汇集管向两侧坝肩方向顺坡1.0%,矿泥溢流输送管沿两侧库边架设,向库内方向顺坡2.0%,堆积坝平均外坡比1:5.0,坝高30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脱泥旋流器底流坝前稀释、水力冲积分散放矿,具体如下,经高效浓缩池浓缩后,尾矿浆浓度提高到45%以上,高浓度矿浆经隔膜泵远距离输送到坝前经脱泥旋流器获取的粗颗粒底流浓度高达70-85%,未经稀释的旋流器底流粗颗粒矿浆因浓度较高造成流动性差,无水力分级效果,滩面为挤压蠕动前行状态,流动状态类似隆起淤挤,流动过程未见分级效果,在底流沉砂收集桶增加稀释水,保证底流放矿浓度低于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脱泥旋流器底流分区交替放矿筑坝,延伸放矿构筑人工干滩具体如下,选用12台脱泥旋流器,脱泥旋流器沿坝轴线等间距布置在坝顶平台上,采用钢制支架整体架设,架设高度4.0m,实现无动力输送,脱泥旋流器支架需随着尾矿堆积坝逐渐升高而移动,坝前的12台旋流器分为左、右两组,坝上放矿分左、右两侧交替进行,采用临时子埂进行分区,由坝前向坝内放矿,坝面尾砂平整至向库内顺坡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含泥微细粒尾矿堆存与筑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微细粒高浓度尾矿堆存筑坝操作监控工艺具体如下,根据排放的尾矿量和压力,开启3-4根放矿支管,旋流器压力为0.12-0.25MPa,保证分级效果,旋流器给矿、底流和溢流浓度检测记录2次/天,每个放矿点稀释后放矿浓度1次/天,细度检测1次/天;坝体浸润线监测记录1次/月,汛期每周监测记录1次/周,溢流井处清水层的监测记录1次/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6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