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机房自动灭火的线路布局方法及快速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450.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严大虎;牟智佳;严小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A62C35/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机房 烟感探测器 温感探测器 快速连接装置 消防控制中心 线路布局 自动灭火 电源 消防灭火器 报警总线 空调机房 连接方式 通讯机房 终端机房 介质室 密封性 主机房 封堵 串联 相通 消防 | ||
1.一种计算机机房自动灭火的线路布局的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计算机机房划分为六个区间,所述六个区间包括介质室、电源间、终端机房、通讯机房、主机房、空调机房及消防控制中心,并在各个区间内放置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
其中,所述温感探测器自所述电源间起,与各个区间内的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形成串联的连接方式;
其中,所述消防控制中心只设有烟感探测器,且通过烟感探测器与报警总线相连接;
所述串联的线路是自所述电源间沿着消防控制中心、通讯机房、主机房、空调机房、终端机房至介质室的空间安排的流路走向;
各个区间内放置的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不小于1个;
所述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有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钢瓶控制盘和消防灭火器,所述消防灭火器的短管上设有快速连接装置;所述快速连接装置设于消防灭火器的短管上,所述快速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件(100),包括第一连接管(101),所述第一连接管(1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在第一连接管(1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01)的表面;
第二连接件(200),包括第二连接管(201),所述第二连接管(2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在第二连接管(2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01)的表面;
卡合连接件(300),所述卡合连接件(300)包括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302),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内部嵌合第一移动磁铁(301a),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01)上;所述第二嵌合轴(302)内部嵌合第二移动磁铁(302a),所述第二嵌合轴(302)套合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01)上;
其中,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包括第一限位槽(301b)和第一限位凸起(301c),所述第二嵌合轴(302)包括第二限位槽(302b)和第二限位凸起(302c),当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302)配合时,所述第一移动磁铁(301a)抵触至第一连接管(1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所述第二移动磁铁(302a)抵触至第二连接管(2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01c)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02c)两者之间的凹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房自动灭火的线路布局的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连接件(300)还包括,卡套环(303),所述卡套环(303)内部中空,一端设有限位凸块(303a),另一端设有限位扣(303b),内部设有卡合凸块(303c),
其中,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302)两者相互卡扣好后,所述卡套环(303)的限位凸块(303a)翘起,所述卡合凸块(303c)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槽(301b)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02b)移动,对所述第一嵌合轴(3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302)限位,直至所述限位扣(303b)抵触至所述第二嵌合轴(302)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机房自动灭火的线路布局的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还包括,第一活动流通道(102)和第一堵塞盖(103),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102)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01)中,所述第一堵塞盖(103)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10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机房自动灭火的线路布局的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塞盖(103)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螺纹(103a),所述第一连接管(101)的第一级台阶孔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101a),所述第一内螺纹(101a)与所述第一外螺纹(103a)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机房自动灭火的线路布局的快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102)包括第四连接管(102a)、第一固定磁铁(102b)和固定片(102c),
其中,所述第四连接管(102a)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102a-1),所述第一固定磁铁(102b)套设于所述第四连接管(102a),并通过所述固定片(102c)的第二内螺纹(102c-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102a-1)配合,对所述固定磁铁(102b)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4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