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2055.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付笔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笔贤 |
主分类号: | F23D11/22 | 分类号: | F23D11/22;F23D11/44;F23D11/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石仁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装置 | ||
1.一种燃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化室,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包括进气口和气流喷射出口;
鼓风系统,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气道,所述气道延伸至所述气化室并连通所述进气口;
燃料供应系统,包括燃料存储设备、燃料供应设备以及连接所述燃料存储设备和燃料供应设备的送料管道,所述燃料供应设备包括燃料持续供给器和与所述燃料持续供给器连接的燃芯;
所述燃料持续供给器包括入料口以及与所述入料口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用于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燃料表面的第一活塞盖,当所述第一活塞盖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最高行程时,所述第一活塞盖封堵所述入料口;
所述燃芯包括位于所述燃料持续供给器内的吸油端以及伸入所述气化室内的引燃端,所述吸油端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活塞盖的最高行程高度,所述引燃端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燃料气化为可燃气体;
所述燃芯的中部和/或所述引燃端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室包括第一热反馈面,所述第一热反馈面上形成有若干所述气流喷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室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壁面,所述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面的面积,所述第一热反馈面为设于所述气化室顶面的热反馈网,所述引燃端从所述侧壁面或底部伸入所述气化室,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侧壁面或底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持续供给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空腔,所述燃料持续供给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空腔内的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将所述空腔分隔为至少所述第一限位槽、以及供所述吸油端设置的吸油腔;
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顶止于所述燃芯中部的齿轮机构,所述齿轮机构可调节所述引燃端于所述气化室内的伸入长度。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气化室之间还形成有至少一个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于所述第一壳体表面形成有若干供氧通道;
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火焰喷射口,所述火焰喷射口与所述气流喷射出口对应设置,所述火焰喷射口处还设有第二热反馈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热反馈面处的螺旋进气喷嘴,所述螺旋进气喷嘴包括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于底部与所述气流喷射出口连接,所述螺旋进气喷嘴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环形壳体外侧的入气口,以及开设于所述环形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入气口连通的出气口。
7.一种燃烧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化室,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包括进气口和气流喷射出口;
鼓风系统,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连接的气道,所述气道延伸至所述气化室并连通所述进气口;
燃料供应系统,包括伸入所述气化室内的引燃端,所述引燃端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燃料气化为可燃气体;
所述气化室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顶面的侧壁面,所述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面的面积,所述引燃端从所述底面伸入所述气化室,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侧壁面或底面,所述燃料供应系统还包括燃料过滤器、积油箱、燃芯以及连接所述燃料过滤器和积油箱的油管,所述燃芯包括位于所述积油箱内的吸油端以及伸入所述气化室内的所述引燃端,引燃端底部位于所述积油箱内;
所述燃料过滤器包括进油口、出油口以及与所述进油口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用于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燃料表面的第二活塞盖,当所述第二活塞盖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最高行程时,所述第二活塞盖封堵所述进油口;
所述燃料过滤器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形成腔体,所述燃料过滤器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至少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燃料过滤器底部;
所述积油箱上还设有火力调节机构,所述火力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用于夹持所述燃芯的夹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笔贤,未经付笔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0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社区助老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载波双随机调制的电机减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