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比赛计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9213.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涛;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高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4 | 分类号: | G07C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朱力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比赛 计时 方法 | ||
一种智能比赛计时方法,包括:S1:计时系统准备,计时系统初始化;S2:计时信号标记,建立计时命令与将比赛中使用的计时命令发生器的产生计时信号的对应关系;S3:进入计时模式,裁判员佩戴计时命令发生器和计时信号采集终端,并保持开启状态,计时系统主机查询所述终端的状态,并进入比赛计时模式;S4:计时命令采集,所述终端采集所述计时命令发生器发出的计时命令,并进行数据打包;S5:计时信号传送,所述终端安装预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打包好的数据传输给计时系统主机,主机接收上述数据并进行校验;S6:计时系统主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控制计时器计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间计量、智能计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比赛计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球类比赛中叫停比赛的信号是裁判员的哨声,计时员听到哨声后手动按停止按钮来停止计时器。比赛继续进行时,计时员又要按下开始按钮启动计时器继续计时。这种计时方式由于存在人为的因素,因此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带入技术误差。尤其是,当比赛剩余的时间不多时,比分差距很小时,计时员的反应能力往往就决定了比赛的最终结果。由于计时员的反应时间,而导致计时器停止会有推迟,这些人为误差根本无法克服,特别是比分非常接近的球类比赛仅剩下几秒钟的时候,通常需要三位裁判员开会来估计比赛时间表操作中的这种人为误差,并且需要重置比赛时间表来打一场加时赛,以此弥补这种人为误差与计时员反映延误。由此可见,提高球类比赛中计时的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精确计时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计时精度较高的智能比赛计时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比赛计时方法,包括:S1:计时系统准备,计时系统初始化;S2:计时信号标记,建立计时命令与将比赛中使用的计时命令发生器的产生计时信号的对应关系;S3:进入计时模式,裁判员佩戴计时命令发生器和计时信号采集终端,并保持开启状态,计时系统主机查询所述终端的状态,并进入比赛计时模式;S4:计时命令采集,所述终端采集所述计时命令发生器发出的计时命令,并进行数据打包;S5:计时信号传送,所述终端安装预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打包好的数据传输给计时系统主机,主机接收上述数据并进行校验;S6:计时系统主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控制计时器计时。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计时系统包括:主机和数个终端;所述终端能够检测识别裁判员发出的计时指令,并将所述计时指令传送给主机,所述主机能够根据所述终端传送的指令控制计时器开始或停止计时。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计时系统的主机和终端准备好后,主机开机,首先执行初始化指令,包括主机各工作模块的自检,并向终端发送查询命令,终端在接收到属于自己的查询命令后进行应答,并向主机发送终端应答数据。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计时命令发生器为口哨,所述计时信号标记包括根据所述口哨哨声的频率、振幅、长短和/或节奏与具体的计时命令建立对应关系。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哨声的频率、振幅、长短和/或节奏与具体的计时命令建立对应关系为历史数据库信息或比赛开始前计时采集的数据信息。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计时信号标记包括:对多个不同的计时命令发生器的计时优先级进行标记。
作为优选实施例,在计时命令采集步骤中,所述终端能够调整待采集信号的采集阈值,以过滤噪声。
作为优选实施例,在计时命令采集步骤中,所述终端能够采集到所述计时命令发生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振幅、持续时长、节奏信息。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终端和主机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数据结构包括:帧头1、帧头2、数据、校验字和结束字。
作为优选实施例,计时系统主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包括将主机接收的数据与主体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识别出计时信号对应的具体的计时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高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维高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9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