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出风自动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7989.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袁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8 | 分类号: | F24F11/38;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79;F24F110/10;F24F110/12;F24F110/20;F24F120/12;F24F130/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出 自动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调出风自动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检测人体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角度V,通过室外光强判断昼夜状态,确定空调出风的导风角度是否等于人体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角度V;
步骤S2,通过室外温度判断季节状态,确定空调设定温度的边界值,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
通过空调室外机上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设置两个预设值T夏和T冬,其中,T夏为夏天室外过高温度,T冬为冬天室外过冷温度;
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T夏时,增加制冷环保温度T冷,控制空调设定温度Ts不小于T冷;
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T冬时,增加制热环保温度T热,控制空调设定温度Ts不大于T热;
检测室内湿度进行判断,其中,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T冬且湿度大于等于冬季湿度上限H0时,其中H1<H0<H2,设置制热环保温度T热并使得客户空调设定温度Ts不大于T热+a℃,2<a<6;
步骤S3,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情况,确定空调出风的风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通过空调外机上的光强检测电路检测室外环境中光的强弱,并转换成对应的电压值或电流值,针对光强设置阈值H,当电路中电压值或电流值大于H则判断为白天,确定空调出风的导风角度等于人体相对于空调出风口的角度V;小于H则判断为黑夜,确定空调出风的导风角度不等于人体相对于空调出风口的角度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通过室内机温度传感器,检测内环温度T内,其中,内环温度T内和用户设定温度Ts温差设置TA、TB、TC三档,TA>TB>TC;
当温差大于TA时,空调吹高风;当温差大于TB且小于等于TA时,空调吹中风;当温差大于TC且小于等于TB时,空调吹中低风;当温差小于TC时,空调吹低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的同时,结合光强进行判断:
当温差大于TA时,若同时光强对应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大于H,空调吹高风;若同时光强对应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小于等于H,空调吹中风;
当温差大于TB且小于等于TA时,空调吹中风;
当温差大于TC且小于等于TB时,空调吹中低风;当温差小于TC时,空调吹低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根据室内湿度情况,确定空调是否进行除湿或加湿操作,包括:
通过室内机增加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环境湿度,设置人体舒适的湿度范围为H1~H2:
当湿度大于H2时,空调自动执行除湿操作,当室内湿度HR=(H1+H2)/2时,自动退出除湿功能;
当湿度小于H1时,空调自动执行加湿操作,当室内湿度HR=(H1+H2)/2时,自动退出加湿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加湿或除湿功能与空调制冷或制热模式冲突时,优先执行加湿或除湿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0,对室外光线传感器的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白天或黑夜状态持续时间大于T0小时,则判断为光线传感器故障,退出昼夜检测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实现自行故障恢复:
a)遥控器再次设置空调出风状态自动控制的功能;
b)异常是由于白天持续时间大于T0小时引起,则当光线传感器再次检测到一次黑夜时,恢复昼夜检测功能;
c)异常是由于黑夜持续时间大于T0小时引起,则当光线传感器再次检测到一次白天时,恢复昼夜检测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79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