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5710.5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牛艺文;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推螺栓 锁紧螺母 外轮毂 轴承 轮毂轴承 内圈 锁紧机构 预紧力 紧固 相对位置关系 圆周方向设置 反向作用力 轴线延长线 拆装操作 防松效果 螺纹间隙 螺纹连接 维护保养 轴承内圈 专用设备 安装孔 紧固锁 紧螺母 转向节 减小 相抵 穿过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锁紧螺母的圆周方向设置安装孔以及与之螺纹连接的顶推螺栓,且顶推螺栓的轴线延长线穿过外轮毂轴承的内圈,则通过先紧固锁紧螺母,再紧固顶推螺栓,即可使得顶推螺栓与外轮毂轴承的内圈相抵接,达到预紧力之后,顶推螺栓就会因受到外轮毂轴承内圈的反向作用力而使锁紧螺母间接受力,从而导致锁紧螺母与转向节的螺纹间隙减小,使得锁紧螺母与外轮毂轴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稳定;锁紧螺母的紧固以及顶推螺栓的拆装操作比较灵活,均不需要专用设备,便于维护保养,锁紧螺母的预紧力便于控制,加强了锁紧螺母防松效果;顶推螺栓与外轮毂轴承的内圈接触,不影响轮毂轴承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紧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轮毂轴承的锁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轮毂与转向节之间通过轮毂轴承支撑,车辆行驶中车轮轮毂绕轮毂轴承转动,同时车轮承载的重量通过轮毂轴承传递至转向节。轮毂轴承一般用锁紧螺母按一个精确的预紧力压紧在转向节上。若预紧力过小则螺母易松动,将导致轮毂轴承内部间隙大出现松旷,轴承磨损快,车轮轮毂晃动,影响车辆行驶稳定;若预紧力过大则轮毂轴承被压的过紧,轴承内部磨损快易发热烧蚀且转动阻力增大,车辆行驶油耗增高。所以轮毂轴承的锁紧螺母必须按规定的预紧力牢固拧紧,并且避免松动。
如图1所示,当前汽车轮毂轴承一般有内外两个,将内轮毂轴承400和轮毂500、外轮毂轴承300依次装配在转向节600的转轴上,装入垫片200压住外轮毂轴承300的内圈,锁紧螺母100锁紧在转向节600转轴末端的螺纹上。锁紧螺母100锁紧时的预紧力将外轮毂轴承300、轮毂500和内轮毂轴承400压紧在转向节600的转轴上。垫片200垫在锁紧螺母100和外轮毂轴承300之间,使锁紧螺母100与外轮毂轴承300接触更为均匀。锁紧螺母锁紧后,车轮和轮毂即可通过轮毂轴承绕转向节转动。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大型车辆的轮毂轴承比较大,需要的锁紧螺母规格大、预紧力大,需要专用的螺母拧紧机装配,在对轮毂轴承进行维修时,锁紧螺母拆装困难,维修不方便。
2、大型车辆的锁紧螺母所需的预紧力大,若没有专用设备则预紧力精度控制困难:
a)预紧力低于规定的数值,锁紧螺母容易松动,外轮毂轴承、内轮毂轴承失去固定后会沿转向节转轴晃动,轴承磨损快。
b)预紧力高于规定的数值,锁紧螺母将外轮毂轴承、内轮毂轴承压得过紧导致轴承磨损快易发热烧蚀且转动阻力大,车辆行驶阻力大,油耗高。
因此,对于较大的锁紧螺母,在实际操作时预紧力波动较大,难以精确把控,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方便对轮毂轴承的预紧和拆卸操作,能够准确控制预紧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包括转向节,转向节具有转轴,转轴上套接有外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母和顶推螺栓,锁紧螺母具有螺纹孔,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孔与转轴的外周圈螺纹连接;锁紧螺母的边缘部位设有若干个安装孔,若干个安装孔以螺纹孔为中心呈圆形阵列排布;顶推螺栓的数目与安装孔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螺纹连接,顶推螺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螺杆和栓帽,螺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孔的深度,螺杆的轴向延长线穿过所述外轮毂轴承的内圈。
如上所述的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垫片,垫片为圆环形,垫片活动套接于转轴外围,且垫片位于锁紧螺母与外轮毂轴承之间,螺杆的末端与垫片相抵接。
如上所述的轮毂轴承用锁紧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垫片的外径大于外轮毂轴承的内圈的内径,且小于外轮毂轴承的外圈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5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汽车轮毂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型铝合金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