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9380.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庆;姚雪;段会全;宁广智;樊保佑;李波;孙超;赵晨曦;张焱;王旭;李文祥;付玄昊;孔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世庆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A61B17/17;A61B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 |
地址: | 3000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钻 导轨 固定夹 下肢 辅助装置 牵引术 种骨 技术要求 模具底座 骨牵引 激光灯 进针点 底座 成功率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包括模具底座(1)、下肢固定夹(2)、电钻导轨(6)和电钻(7),所述下肢固定夹(2)固定在底座(1)上,电钻导轨(6)设置于下肢固定夹(2)一端上,电钻(7)设置于电钻导轨(6)上。本装置可显著提高骨牵引术的成功率,由于导轨的运用,对操作者技术要求大大减低;激光灯的运用,使得进针点的确定变得更加容易,操作前确认一次即可;并且一人操作即可完成,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中,包括股骨颈骨折,移位的股骨干骨折等众多创伤中,骨牵引是一种非常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很多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保守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手术前的一种过渡治疗方法。
目前,以胫骨结节牵引术为例,手术操作均为单纯人为操作,无行之有效的辅助装置,但这种操作中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熟练操作才能一次性准确的钻入克氏针,否则需要重新撤针,进针,甚至会导致骨劈裂等严重并发症;进针点需要在操作中反复进行标记确认;并且至少需要两名医护人员配合,一人固定患者下肢,一人进行手术操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
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包括模具底座、下肢固定夹、电钻导轨和电钻,所述下肢固定夹固定在底座上,电钻导轨设置于下肢固定夹一端上,电钻设置于电钻导轨上。
其中,下肢固定夹包括固定夹下部和固定夹上部,其中,所述固定夹下部形状为弧形;固定夹上部形状为直角,并且固定夹下部和固定夹上部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
其中,电钻导轨的形状为弧形,并通过调节旋钮固定于下肢固定夹一端上,其中,调节旋钮控制电钻导轨上下、左右方向移动。
其中,下肢固定夹与底座成倾斜角。
其中,电钻设置于电钻导轨上,其中,电钻上设置微型激光灯,微型激光灯尾端设置克氏针。
其中,下肢固定夹内侧贴附软性材料。
通过本发明的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该设备一方面可以稳固的固定骨折后的下肢,无需助手固定,同时可以辅助电钻将克氏针精确钻入。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骨牵引术的成功率,且该装置可以实现一人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骨牵引术辅助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2为骨牵引术辅助装置左面示意图。
图3为骨牵引术辅助装置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图2和图3示出,一种骨牵引术辅助装置,包括模具底座1、下肢固定夹2、电钻导轨6和电钻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夹2固定在底座1上,电钻导轨6设置于下肢固定夹2一端上,电钻7设置于电钻导轨6上。
下肢固定夹2包括固定夹下部21和固定夹上部22,其中,所述固定夹下部21形状为弧形;固定夹上部22形状为直角,符合小腿解剖学而将其牢固固定,并且固定夹下部21和固定夹上部22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4固定。
电钻导轨6的形状为弧形,并通过调节旋钮5固定于下肢固定夹2一端上,其中,调节旋钮5控制电钻导轨6上下、左右方向移动。
下肢固定夹2与底座1成倾斜角,以更好的贴近、固定抬高的下肢。
电钻7设置于电钻导轨6上,其中,电钻7上设置微型激光灯9,微型激光灯9尾端设置克氏针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世庆,未经冯世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床板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腿部检查用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