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回路型均温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8180.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2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漳胤;刘威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荣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腔 液体介质 吸热腔 散热部 吸热部 蒸汽 吸热 液体介质通道 蒸汽通道 多通道 主板体 导热 热传递效率 热量传递 热量散发 冷凝 均温板 体积小 散热 均温 吸收 主板 连通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回路型均温板,包括一导热的主板体,主板体具有吸热部和散热部,吸热部内具有吸热腔,所述吸热腔内具有能够吸热的液体介质,散热部内具有散热腔,主板体内设置有均用于将吸热腔和散热腔连通的液体介质通道和蒸汽通道;吸热部能够吸收外界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吸热后产生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通道进入散热腔,散热部能够吸收散热腔内蒸汽的热量并将热量散发到外界,散热腔内的蒸汽散热冷凝产生的液体介质能够经由液体介质通道回流到吸热腔内。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热传递效率,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范围广,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温板。
背景技术
均温板常用于电脑、通讯产品等电子设备中,常用于对芯片等发热元件进行降温,使用时其吸热部分用来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散热部分通过外接的散热鳍片、散热风扇等进行散热,其内部的水等液体介质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向散热部分流动,在散热部分冷凝后回流到吸热部分中,由此实现对发热元件的散热,现有的均温板通常没有专门的蒸汽通路和液体通路,蒸汽和液体经常在相同通道内反向流动,会对蒸汽和液体介质的流动造成阻碍,并且冷凝后回流的液体介质也会吸收一部分蒸汽的热量从而会影响均温板的热传递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热传递效率高的多通道回路型均温板。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通道回路型均温板,包括一导热的主板体,所述的主板体具有吸热部和散热部,所述的吸热部内具有吸热腔,所述吸热腔内具有能够吸热的液体介质,所述的散热部内具有散热腔,主板体内设置有均用于将所述的吸热腔和散热腔连通的液体介质通道和蒸汽通道;
所述的吸热部能够吸收外界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的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吸热后产生的蒸汽能够通过所述的蒸汽通道进入所述的散热腔,所述的散热部能够吸收散热腔内蒸汽的热量,散热腔内的蒸汽散热冷凝产生的液体介质能够经由所述的液体介质通道回流到所述的吸热腔内。
优选的,所述的主板体内设置有毛细件,所述的毛细件内具有毛细通道,所述毛细件包括位于所述液体介质通道内的第一毛细部,所述的第一毛细部填充满液体介质通道或将液体介质通道隔断,散热腔内的液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一毛细部内的毛细通道穿过第一毛细部而进入所述的吸热腔。
优选的,所述的毛细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吸热腔内的第二毛细部和位于所述散热腔内的第三毛细部,吸热腔内的液体介质能够被第二毛细部吸收,散热腔内的液体介质能够被第三毛细部吸收,第三毛细部内的液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一毛细部流入第二毛细部内。
优选的,所述的吸热腔内具有第一空腔,散热腔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所述的蒸汽通道相连通,吸热腔内的液体介质受热产生的蒸汽能够进入第二空腔内,第二空腔内的蒸汽能够经由所述的蒸汽通道进入所述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的蒸汽冷凝后产生的液体介质能够被第二毛细部吸收。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毛细部包括位于吸热腔上内壁上的第二上毛细部和位于吸热腔下内壁上的第二下毛细部,所述的第一空腔位于第二上毛细部和第二下毛细部之间,所述的毛细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毛细导通部,所述第一毛细导通部的上部与第二上毛细部相连,下部与第二下毛细部相连,第二上毛细部内的液体介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毛细导通部流入第二下毛细部;
所述的第三毛细部包括位于散热腔上内壁上的第三上毛细部和位于散热腔下内壁上的第三下毛细部,所述的第二空腔位于第三上毛细部和第三下毛细部之间,所述的毛细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毛细导通部;所述的第二毛细导通部的上部与第三上毛细部相连,下部与第三下毛细部相连,第三上毛细部内的液体介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毛细导通部流入第三下毛细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伟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启动的环路热管
- 下一篇:一种套管型一体化蓄热装置及其蓄热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