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动态蒸发率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7088.3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岳前进;范洪军;于鹏;程康;尹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级社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集装箱 动态 蒸发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装备领域,提供一种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动态蒸发率测量方法,包括:将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通过集装箱托架固定在船体运动模拟台上,充装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至额定充满率,充装结束后,安装排气管路;静置结束后,当集装箱内胆表压力接近零时,卸下排气管路,安装气体流量测试系统,采集数据;再次静置结束后,若气体质量流量计的数据,无明显突变开始测量动态蒸发率,若大幅波动重复上述步骤;测量结束后,计算动态蒸发率。本发明能够模拟运输过程中罐式集装箱的力学环境,通过测量罐式集装箱排气的流量,计算罐式集装箱内部深冷液体的蒸发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装备领域,涉及一种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动态蒸发率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罐式集装箱运输深冷液化气可以实现海运和陆运的联合运输,无需接收站和再液化装置,利用现有的集装箱码头、散货船和集装箱运输车即可实现海陆联运。这种运输方式可以实现“门对门”的服务,特别适合偏远地区的液化气的运输和储存。但是一些低温液化气属于危险液体,例如液化天然气和液氢等,受到相关危险品运输规定无法进行海上运输。
限制其海上运输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罐内深冷液体的蒸发特性尚不清楚,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因内部深冷液体大量蒸发造成罐体压力过大,安全阀开启使气体排空,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船上其他货物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罐式集装箱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动态蒸发特性的研究对于全面开展罐式集装箱的海上运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只有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的静态蒸发率的测量方法,针对运输过程中的动态蒸发率的测量方法未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动态蒸发率测量方法,采用船体运动模拟台模拟船体运动,在室内实验室中模拟罐式集装箱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力学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动态蒸发率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测量装置实现,测量装置包括集装箱托架1、船体运动模拟台2、气体流量测试系统和排气管路3。所述气体流量测试系统用于测量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15的蒸发气体流量,包括第一连接管6、气体质量流量计7、第二连接管8和环境参数记录仪9。所述第一连接管6一端安装法兰盘10,法兰盘10与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的排空管路连接,第一连接管6的另一端安装变径管11,变径管11与气体质量流量计7的进气口1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8的进气口与气体质量流量计7的出气口13连接,第二连接管8的出气口放置到室外。环境参数记录仪9放置在室外并靠近第二连接管8出气口的位置。所述排气管路3的进气口安装法兰盘14,法兰盘14与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的排空管路连接,排气管路3的出气口放置到室外。
当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的排气是易燃易爆或有毒性气体时,需要在第二连接管8的出气口或排气管路3的出气口安装气体处理装置或气体回收装置。
为了保证测试安全,所述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8和所述排气管路3均为耐低温、抗腐蚀、带有金属网套的波纹管,其材质不与所测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动态蒸发率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通过角件和燕尾锁4固定在集装箱托架1上,集装箱托架1固定在船体运动模拟台2上。
(2)充装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至额定充满率。
(3)充装结束后,安装排气管路3。
(4)静置结束后,当深冷液体罐式集装箱的内胆表压力接近为零时,卸下排气管路3,安装气体流量测试系统,以不大于10min的时间采集数据,记录气体质量流量计的数值、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流量计入口温度和压力;并至少静置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级社,未经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船级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