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泵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6725.5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谢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泵 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空气泵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将叶轮壳安装在马达本体上的叶轮壳安装机构、将叶轮压入马达本体内的叶轮压入机构、将线束安装在马达上的线束安装机构、安装叶轮盖的叶轮盖安装机构、在马达上进行打标操作的打标机构、将隔套和支撑安装在马达本体上的隔套支撑安装装置,本发明的空气泵生产装置采用人工与机械设备的配合来进行空气泵的组装操作,从而使得空气泵安装速度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空气泵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泵生产机构,特别涉及空气泵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气泵qìbèng,air pump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脚动气泵。电动气泵。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主要应用于气动打胶,汽车充气等,目前在制作空气泵时,需要人工将一个个零件安装,再拧上螺丝,但此种方法具有安装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空气泵生产效率的空气泵生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泵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将叶轮壳安装在马达本体上的叶轮壳安装机构、将叶轮压入马达本体内的叶轮压入机构、将线束安装在马达上的线束安装机构、安装叶轮盖的叶轮盖安装机构、在马达上进行打标操作的打标机构、将隔套和支撑安装在马达本体上的隔套支撑安装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叶轮壳安装机构包括叶轮壳定位座,所述叶轮壳定位座包括叶轮壳定位工装,所述叶轮壳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第一轴夹座,所述第一轴夹座上安装有第一轴夹,还包括安装在第一轴夹下方用于检测第一轴夹夹紧程度的轴夹夹紧检测机构,所述叶轮壳定位座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是否放到位的第一产品检测传感器,所述叶轮壳定位座上部还设置有螺丝刀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叶轮压入机构包括放置马达本体和叶轮的叶轮放置工装,所述叶轮放置工装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第二产品检测传感器,所述叶轮放置工装上方设置有将叶轮压入马达内的压叶轮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线束安装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体的第一本体定位工装,所述第一本体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第三产品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产品定位工装一侧还设置有线束端放置工装,所述线束端放置工装内侧设置有线束长短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本体定位工装上方还设置有螺丝刀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叶轮盖安装机构包括螺丝预装定位机构和打螺丝定位机构,所述螺丝预装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马达组件定位工装,所述第一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上侧设置有第一叶轮盖定位工装,所述第一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第四产品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叶轮盖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第二轴夹座,所述第二轴夹座上安装有第二轴夹,所述第一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上方还设置有螺丝刀机构,所述打螺丝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马达组件定位工装,所述第二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第五产品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第三轴夹座,所述第三轴夹座上安装有第三轴夹,所述第二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一侧还设置有检测杆和驱动检测杆伸入马达内部的检测杆驱动机构,所述检测杆上设置有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打标机构包括第三马达组件定位工装,所述第三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第六产品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三马达组件定位工装上部设置有打标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隔套支撑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条安装机构和隔套安装机构,所述支撑条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条阀体定位座,所述支撑条阀体定位座上方设置有下压定位杆和驱动下压定位杆对产品起到定位作用的下压定位气缸,所述支撑条阀体定位座侧边设置有支撑条压装气缸,所述隔套安装机构包括隔套阀体定位座,所述隔套阀体定位座包括隔套放置座和阀体放置座,所述阀体放置座一侧设置有第四轴夹座,所述第四轴夹座上安装有第四轴夹,所述阀体放置座上方还设置有螺丝刀机构,所述阀体放置座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有无的第六产品检测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