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乌龙茶加工的烘炒杀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548.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慧文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8B9/087;B01D46/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516500 广东省汕尾市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桶 转轴 烘干 底座 乌龙茶加工 加热装置 杀青装置 传热板 连接杆 清洁刷 翻炒 烘炒 外壁 顶端安装 机架安装 翻炒板 上平面 透气口 出料 内壁 茶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乌龙茶加工的烘炒杀青装置,包括底座、机架和烘干桶,所述的机架安装在底座上,机架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的烘干桶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机架内,所述的烘干桶内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安装有若干对翻炒架和连接杆,所述的翻炒架的末端均安装有翻炒板,所述的连接杆的末端均安装有清洁刷,所述的清洁刷与烘干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的烘干桶的外壁设有若干道透气口,所述的底座的上平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的顶端安装有传热板,所述的传热板与烘干桶的外壁相接触,本发明通过烘干桶旋转,而全面的对烘干桶内的茶叶进行烘干作业,使得烘干效果更加均匀,避免出料烘干时高温焦糊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具体是一种用于乌龙茶加工的烘炒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主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龙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对于传统工艺来说,炒茶都是人工炒制,整个过程全凭借炒茶工人的经验以及技术,因此炒茶的质量也分三六九等,对于现代炒茶机械来说,整个过程中温度可控,使得杀青炒茶的效果非常的出色,但是由于炒茶机械多为加热搅拌机构,其缺乏对茶叶有效的翻炒,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整体炒出来的茶叶无法满足人们对手工炒制茶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乌龙茶加工的烘炒杀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乌龙茶加工的烘炒杀青装置,包括底座、机架和烘干桶,所述的机架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机架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的烘干桶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机架内,所述的烘干桶的右端设有固定轴座,所述的烘干桶通过固定轴座与机架的右壁相连接,所述的底座的上平面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右端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的第一转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的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相连接,所述的烘干桶内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穿过固定轴座的内腔伸出机架的右壁并且末端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的底座的上平面的右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的左端安装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上安装有轴套,所述的轴套位于烘干桶的内腔,所述的轴套的上等距安装有若干对翻炒架和连接杆,所述的翻炒架的末端均安装有翻炒板,所述的连接杆的末端均安装有清洁刷,所述的清洁刷与烘干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的烘干桶的外壁设有若干道透气口,所述的机架的右上端安装有入料斗,所述的入料斗的底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的输料管的末端穿过机架并且末端设有下料口,所述的烘干桶的上壁的右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处设有电控阀门,所述的下料口位于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的底座的上平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的顶端安装有传热板,所述的传热板与烘干桶的外壁相接触,机架的顶端安装有两道吸风机,所述的吸风机的底端均安装有吸气斗,所述的吸气斗均伸入机架内,所述的吸风机的末端均连接有输气管,所述的输气管的末端连接有过滤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烘干桶的右侧设有导流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输料管为软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翻炒架至少为三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慧文,未经余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茶叶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茶叶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