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的对中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4411.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何锦芳;涂兵雄;程强;张贵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厦门源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8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浠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型 锚杆承压 锚固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的对中支架,包括钢定位环、钢支架以及塑料托架,钢定位环包括第一钢定位环和第二钢定位环,钢支架为多个,多个钢支架环设在钢定位环外,钢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腿、第一支腰、支背、第二支腰以及第二支腿,支背与钢定位环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支脚固定在第一定位钢环上,第二支脚固定在第二定位钢环上,塑料托架包括套设在支背外的环形筒部和套设在第二支腿外的锥筒部,支背与环形筒部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对中支架具有制作简单,施工便捷,能有效保证锚杆杆体的对中,保障锚杆的锚固效果及工程的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的对中支架。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支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木、水利、矿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中,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锚杆作为锚固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锚杆的锚固效果。在施工过程中,为保障锚杆杆体放置于钻孔的正中间,往往会在杆体上焊接钢筋对中支架来使杆体对中。杆体的对中既能有效保证力的轴向传递,又能使注浆体径向受力均匀。但是对于土质较软的地层,钢筋支架容易因杆体自重而被压入土体,导致杆体偏离中间位置,甚至贴于钻孔壁。钻孔注浆后,会应杆体偏离中间位置而使得杆体和注浆体界面黏结力大幅削弱,降低锚杆抗拔承载力,危及工程安全。
拉压复合型锚杆同时具有承压锚固段和受拉锚固段,相同锚固长度下,其承载力可比传统锚杆提高2倍及以上,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如申请号为201410391335.0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这类拉压复合型锚杆。拉压复合型锚杆的受拉锚固段杆体与注浆体直接粘结,而承压锚固段杆体因为要保证总荷载的直接传递,必须全长采用PVC套管或其他措施进行包裹,并于锚杆自由段杆体相连接,使杆体与注浆体进行隔离。正常情况下,受拉锚固段杆体采用传统焊接钢支架可保证杆体居中,而承压锚固段杆体由于外包裹PVC套管,使得对中支架的安装会存在以下两个显著问题:(1)因为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压锚固段杆体必须采用套管使其与注浆体进行隔离,故无法直接在套管上焊接钢筋对中支架;(2)在相对在软弱的土层,传统的钢筋对中支架因与孔壁接触面积很小,容易因杆体自重沉入土体,导致杆体偏离钻孔中间位置,从而影响锚杆受力传递及灌浆体受力的均匀性,进而影响锚杆承载力。
基于以上问题给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的对中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往传统的钢筋焊接对中支架无法实现。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的对中支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实现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杆体的精确对中,从而确保拉压复合型锚杆的锚固效果,保证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的对中支架,包括钢定位环、钢支架以及塑料托架,钢定位环包括第一钢定位环和第二钢定位环,钢支架为多个,多个钢支架环设在钢定位环外,钢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腿、第一支腰、支背、第二支腰以及第二支腿,支背与钢定位环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支脚固定在第一定位钢环上,第二支脚固定在第二定位钢环上,塑料托架包括套设在支背外的环形筒部和套设在第二支腿外的锥筒部,支背与环形筒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均与所述钢定位环的轴线平行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脚焊接在所述第一钢定位环的外壁,所述第二支脚焊接在所述第二钢定位环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环形筒部上设有绑扎孔,绑扎孔中穿设有线卡,所述支背通过线卡固定在所述环形筒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厦门源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侨大学;厦门源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木施工的锚固装置
- 下一篇:冲击打入式覆盖层边坡注浆锚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