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使用情况的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1976.4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4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任传贇 | 申请(专利权)人: | 耘申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025;G01V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使用 情况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使用情况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S1第一传感器在第一方向上检测是否有人体存在,并向处理器发送第一状态信号;所述状态信号包括第一占用状态信号、第一释放状态信号;S2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识别出所述空间的当前使用状态;所述当前使用状态包括占用状态和释放状态;S3所述处理器上传所述空间的当前使用状态。本发明可以准确探测当前空间的使用情况,并将使用情况上报服务器,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查询到当前某一空间的使用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探测领域,尤指一种空间使用情况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如何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提高用户对空间的感知、管理和优化,有着迫切的需要。
当前许多公共场所的座位使用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经常出现“座位荒”现象,学生们经常到达图书馆、自习室后,却得知位置已经坐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商业圈内设置的休息区域同样如此,用户很难预先判断公共休息区域是否有空余的休息座位,对于很多大型的餐厅,在就餐时,用户很难预先判断餐厅是否已经坐满,等用户到达餐厅时,才发现已经没有座位了,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空间使用情况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将探测器和云端互连,实现端、管、云一体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使用情况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可以准确探测当前空间的使用情况,并计时将使用情况上报服务器,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查询到当前某一空间的使用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使用情况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第一传感器在第一方向上检测是否有人体存在,并向处理器发送第一状态信号;所述状态信号包括第一占用状态信号、第一释放状态信号;S2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识别出所述空间的当前使用状态;所述当前使用状态包括占用状态和释放状态;S3所述处理器上传所述空间的当前使用状态。
优选的,步骤S1之前包括步骤:S01第二传感器在第二方向上检测到有人体存在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二占用状态信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异向;S02所述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占用状态信号后,开启所述第一传感器。
优选的,步骤S02之前包括步骤:S021所述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占用状态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计满后,开启所述第一传感器。
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1所述第一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第一方向有人体存在时,则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占用状态信号;S12所述第一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第一方向有人体存在时,则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释放状态信号;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1所述处理器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占用状态信号,则识别出所述空间的当前使用状态为占用状态,并关闭所述第二传感器,返回步骤S1;S22在所述空间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处理器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释放状态信号,则关闭所述第一传感器,返回步骤S01。
优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3所述第一传感器按照预设检测周期,在第一方向上周期性检测是否有人体存在,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状态信号。
优选的,步骤S2具体还包括步骤:S23在所述空间处于占用状态时,若所述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释放状态信号,则开启所述第二传感器;S24所述第二传感器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检测第二方向上是否有人体存在;S25若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检测到有人体存在,所述处理器关闭所述第二传感器,并返回步骤S1;S26否则,所述第二传感器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二释放状态信号;S27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释放信号,识别出所述空间的当前使用状态为释放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耘申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耘申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