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炫目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1894.X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武乃福;马希通;寇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B60J3/04;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炫目 装置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炫目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其中防炫目装置包括:传感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控变色薄膜;所述传感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行驶时的状态信息;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生成所述电控变色薄膜的驱动信号;所述电控变色薄膜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形成一变色区域,所述变色区域用于改变对外界光的透过率。本发明的方案在前挡风玻璃上时设置电控变色薄膜,通过对电控变色薄膜进行变色,以改变电控变色薄膜对外界光的透过率,从而保证驾驶员的视线不受到外界光的干扰,起到防炫目的效果。由于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炫目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两车相会时灯光对驾驶员的视线干扰一直是当前难以解决的交通安全隐患。尤其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为了看清前方路面,一般不会关闭远光灯。据统计,80%以上的高速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其中一部分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因视线受到灯光干扰而导致判断力下降,执行了错误的驾驶操作。
因此,为提高交通安全,当前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光线对驾驶员产生视线干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炫目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用于防止光线对驾驶员产生视线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炫目装置,应用于车辆,包括:
传感模块、驱动模块以及电控变色薄膜;
所述传感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行驶时的状态信息;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生成所述电控变色薄膜的驱动信号;
所述电控变色薄膜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形成一变色区域,所述变色区域用于改变对外界光的透过率。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外界光的照射方向;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照射方向,确定所述变色区域的位置,并生成对应所述变色区域的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变色区域为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遮光条纹的光栅结构。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驾驶员通过变色区域所观看到的车辆与道路中线的距离以及驾驶员通过变色区域所观看到的道路中线相对所述驾驶员的移动方向;所述道路中线为相对两个行驶方向上的道路之间的中心沿线;
所述驱动模块还用于:
根据驾驶员通过变色区域所观看到的道路中线相对所述驾驶员的移动方向,确定光栅结构中遮光条纹的排列方向,所述遮光条纹的排列方向与驾驶员通过变色区域所观看到的道路中线相对所述驾驶员的移动方向一致;
根据驾驶员通过变色区域所观看到的车辆与道路中心的距离x,确定光栅结构中遮光条纹之间的间距z,其中,s为定值,取值范围为[50cm,100cm];y表示驾驶员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
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v,确定光栅结构中遮光条纹的闪过频率f,所述闪过频率为遮光条纹单位时间内在变色区域的起始位置移动至结尾位置的次数;所述遮光条纹由起始位置移动至结尾位置的方向与驾驶员透过变色区域所观看到的道路中线相对于驾驶员的移动方向一致;
生成用于使电控变色薄膜的变色区域形成符合确定出的遮光条纹的排列方向、遮光条纹之间的间距以及闪过频率的光栅结构的驱动信息。
其中,所述电控变色薄膜包括:
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控变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风挡玻璃
- 下一篇:光线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光线调节系统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