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及其制备工艺和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1574.4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色邦塑料色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5/103;C08K5/09;C08K5/098;C08J3/22;C08L67/02;B29B7/00;B29B9/1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剂 母粒 塑料母粒 无载体 浓缩 生产系统 制备工艺 分散剂 实色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质量百分比 分散能力 高效生产 生产技术 硬脂酸盐 珠光效果 剪切 低剪切 高分散 偶联剂 通用型 硬脂酸 半透 珠光 自动化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0‑85%的着色剂,14‑28%的分散剂,0.1‑5%的偶联剂,所述分散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硬脂酸和硬脂酸盐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着色剂为实色着色剂和/或珠光着色剂。本发明还提出所述的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的制备工艺和生产系统,本发明提出的通用型高浓度高分散低剪切母粒的生产技术,提高母粒对着色剂的分散能力,增大母粒中着色剂的用量达到超浓缩的效果,同时改变传统母粒由于载体所限制而带来使用上的局限性使得母粒能同时适用于多种材料;可改善传统母粒珠光效果受剪切严重和PET材料彩色半透/实色产品分散不良的问题;同时实现自动化高效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及其制备工艺和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塑料母粒行业中,母粒传统的组分为:将着色剂用愈制成的塑料的树脂作为载体并添加同类分散剂进行复配,比如:PE塑料的母粒组成为着色剂+PE树脂+聚乙烯蜡类分散剂。母粒传统制备工艺基本流程为:1)干粉高速搅拌机混合/密炼机密炼;2)双螺杆/单螺杆挤出机熔融造粒;3)切粒,以此种配方工艺生产的母粒在目前市场上基本能满足配色、性能、分散等要求;但近几年随着包装产品外观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配方工艺生产的母粒在含珠光类包装产品和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如PET材质彩色半透/实色产品上出现了较大的局限性:
1、含珠光类包装产品上,由于传统工艺通过双螺杆/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挤出机所特有的高强剪切力使得珠光颜料结构的完整度严重受损,无法体现出珠光颜料本身的高光高闪效果导致最终制品的珠光效果大大减弱,造成高成本低效果。
2、在PET等材质的彩色半透/实色产品中,传统母粒是将无机钛白粉与有机染料负载在PET材料上进行造粒;由于无机钛白粉是以微小颗粒形式负载在PET材料上,而有机染料是以分子形态溶解在PET材料中,当传统母粒添加到PET材料上时,无机钛白粉颗粒的扩散速率远远低于有机染料导致产品上产生不同程度的色纹,严重影响制品的外观和品质,造成高不良率。
3、传统母粒的使用受母粒的载体所限制,母粒所使用的载体树脂材质基本上需与下游使用的材质一致,母粒的使用局限性较大;载体占母粒15-99%,使用的石油化工原料量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提高母粒对着色剂的分散能力,增大母粒中着色剂的用量达到超浓缩的效果,同时改变传统母粒由于载体所限制而带来使用上的局限性使得母粒能同时使用于多种材料,减少母粒中石油化工原料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目的。
本发明还提出所述的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的制备工艺,可改善传统母粒珠光效果受剪切严重和PET材料彩色半透/实色产品分散不良有色母等问题。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出所述的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的生产系统,实现自动化高效生产。
一种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70-85%的着色剂,14-28%的分散剂,0.1-5%的偶联剂,所述分散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硬脂酸和硬脂酸盐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着色剂为实色着色剂和/或珠光着色剂。
进一步地,还包括0.1-5%是聚乙烯蜡。
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和铝酸酯类偶联剂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
一种上述的超浓缩无载体塑料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色邦塑料色母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色邦塑料色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