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防伪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1155.0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翁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物品种 种植户 方法和装置 耕种作物 品种信息 防伪 上传 匹配 耕种 存储 农作物 农业技术领域 品种真伪 生长状态 验证结果 账号存储 种植作物 作弊问题 不一致 可信度 相似度 生长 预设 验证 互联网 采购 认证 种植 | ||
1.一种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种植户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对应各种植户的平台账号存储相应的作物品种信息;各耕种区域还设置有实时监控摄像头,用于录制各耕种区域的作物生长状态,方法包括:
平台根据存储的各作物品种的生长模板,匹配耕种区域中作物品种相同的作物状态;
若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相似度小于预设值,则确认种植户所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与实际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匹配耕种区域中作物品种相同的作物状态,具体包括:
匹配耕种区域中作物品种各个生长节点的作物特征与平台存储的同一品种作物的各个生长节点的作物特征间的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和/或,
匹配耕种区域中作物品种各个生长节点的时间分布上与平台存储的同一品种作物的各个生长节点的作物特征间的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小于预设值,具体包括:
匹配耕种区域中作物品种各个生长节点的作物特征与平台存储的同一品种作物的各个生长节点的作物特征间的相似度计算中,至少存在一个相似度计算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
匹配耕种区域中作物品种各个生长节点的时间分布上与平台存储的同一品种作物的各个生长节点的作物特征间的相似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小于预设值,则确认种植户所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与实际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致,具体包括:
被耕种第一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相似度小于预设值,并且确认被耕种第二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相似度大于预设值,则确认种植户所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与实际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致;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相邻或者相似,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上传的作物品种信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的相似度小于预设值,则确认种植户所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与实际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致,具体包括:
被耕种第一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相似度小于预设值,并且确认被耕种第一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作物品种相异的另一作物品种的生长模板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确认种植户所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与实际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平台对于获取到的一个或者多个作物的品种的生长模板中的作物状态进行比对分析;若生长模板中第一作物品种与第二作物品种的相似度比较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述防伪方法还包括:
若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的作物状态与平台存储的第一作物品种或者第二作物品种相应生长模板之间相似度大于预设值;
根据所述耕种区域的作物所发生过的病变状态、作物单位产量、作物加工品的特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计算其与平台存储的第一作物品种和第二作物品种的相应特征模板进行匹配,从而确认所述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属于所述第一作物品种或者第二作物品种,并完成与种植户上传的被耕种区域的作物品种信息的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认种植户所上传的耕种作物品种信息与实际种植的作物品种不一致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平台在其主页中,显示所述判断结果,以便登录所述平台的各个用户获知所述判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1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