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47142.6 申请日: 2018-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8450466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8
发明(设计)人: 徐海燕;董建生;苑志军;毕强;林军;张晓玲;顾成千;王鸿宾;郑昉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7/42 分类号: A01N37/42;A01N43/28;A01P5/00;A01P7/02;A01P7/04
代理公司: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俞涤炯
地址: 20160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农药组合物 丁氟螨酯 害虫 防治 应用 苯氧基苯氧 二氧戊环 类化合物 实验检测 使用效率 市场潜力 杀虫剂 基甲基 抗性 单剂 防效 复配 农作物 污染 发现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该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含有4‑对苯氧基苯氧基甲基结构的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与丁氟螨酯,即由二者复配而成,并且通过实验检测发现,该农药组合物的药效明显高于单剂杀虫剂成分的防效,所以减少了组合物的使用剂量,显著降低害虫的抗性风险,提高了农药组合物的使用效率,从而能够在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明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害虫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农药的使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在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牡鞠等灭杀害虫。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的时代。目前农药的发展形势: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已进入品种更新换代,我国农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较大发展,但大多数从仿制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直到90年代我国农药品种才开始更新。但是,农药仍然以老品种为主,且其中以高毒、高残留农药为主导,农药品种比例合理性较差,使用技术水平较低,且用量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进入21世纪,农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农药逐渐向毒性低、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方向发展。

由于农药的毒性及其副作用,使得农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农药毒性残留、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然而,目前农药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因为这关系到如何解决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对农产品的迫切需求问题,所以,必须发展高产高效的农业而不是采取低产的有机农业,而农药是高效农业的必要保证。

害虫抗药性是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影响农药使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害虫抗药性是指使用杀虫剂后害虫对某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能力,而且这种由于使用了杀虫剂所产生的抗药能力是可以遗传下去的。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在某一类化学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害虫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类药剂产生抵抗能力。从害虫种类来看,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产生的抗药性种类最多。害虫的抗药性会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农业生产费用增高、害虫猖獗等农业影响,由于增施农药,还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为了解决害虫抗药性的问题,需要研制新药或选择将不同的杀虫剂进行复配,以达到所需的药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技术缺陷,发明人巧妙地将一种含有4-对苯氧基苯氧基甲基结构的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与丁氟螨酯进行复配,作为一种新的农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药性严重、施药方法单一以及作用的害虫种类较少的技术问题,并取得了优异的防治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其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为具有以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

其中,R选自以下任一种:链烷基,环烷基,烯基和芳基;

所述B组分为丁氟螨酯;

并且,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40:1~1:40。

优选地,上述含有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中,R选自以下任一种:C1-C10的链烷基,C3-C10的环烷基,C6-C14的芳基。在此基础上,R进一步优选为C1-C6的链烷基,C3-C8的环烷基,C6-C10的芳基;R更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苯基、苄基、萘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其中,R最优选为乙基;换言之,所述含有4-对苯氧基苯氧基甲基结构的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最优选为4-对苯氧基苯氧甲基-2-乙基-1,3-二氧戊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