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走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6903.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广;杨建昌;杨朔;周伟全;朱聚才;纪永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恒芯磁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折 废水热能回收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出水口 管结构 换热管 进水口 热效率 管路连通 弯曲管 废水 回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走管结构,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曲折管、第三曲折管和第三曲折管,废水热能回收装置内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曲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曲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曲折管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曲折管之间、所述第一曲折管和所述第三曲折管之间、所述第三曲折管和所述第二曲折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弯曲管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分别通过管路连通,使废水热能回收装置充分回收废水的热能,换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走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家强力推行“节能减排”计划的大好形势下,一些节能设备的开发与研制不断进行,特别是生产生活排放的热废水中热能的回收再利用。
现有技术的废水热能回收装置都是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换热管,将冷水通过换热管吸收废水的热量,现有技术的换热管都是向一个方向延伸的,但是废水区各处的温度并不相同,有的温度高有的温度低,且水在较高温度区域吸收了热量以后,温度较高的水不能再与温度较低的废水换热,换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回收废水热能、换热效率高的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走管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走管结构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曲折管、第三曲折管和第三曲折管,废水热能回收装置内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曲折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曲折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曲折管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曲折管之间、所述第一曲折管和所述第三曲折管之间、所述第三曲折管和所述第二曲折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弯曲管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分别通过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曲折管的最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管段连接,所述第一曲折管的最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管段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曲折管的最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管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曲折管最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管段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曲折管的最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管段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曲折管的最靠近所述第三区域的管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曲折管、所述第二曲折管和所述第三曲折管均包括延伸段和连接段;在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三区域内,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段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排列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各延伸段均为直型管。
进一步的,各所述直型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各所述直型管位于同一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段为波纹管。
可选的,所述废水热能回收装置包括面板和底板,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换热管相配合的沟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进水口、第一曲折管、第三曲折管、第二曲折管和出水口依次连通,使换热液体先通过位于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端部的区域再通过中间的区域,废水热能回收装置位于废水区内,废水热能回收装置的端部的废水温度较低,中部温度较高,使换热管内的换热液体可以吸收了低温区的热能再吸收高温区的热能,就不会因为换热液体在高温区吸收热能升高了温度,而在低温区时换热液体的温度高于废水的温度而无法吸收低温区的热能,可以使废水热能回收装置充分回收废水的热能,换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恒芯磁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恒芯磁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