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叠合板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及制作与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4448.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兴;王静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郭正兴 |
主分类号: | E04B5/18 | 分类号: | E04B5/18;E04G21/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2144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底板 暗梁 纵梁 叠合 预应力混凝土 横向拼接板 轻质保温板 双向叠合板 预制板构件 纵向拼接 外侧边 保温作用 间隔均布 受力钢筋 隔音 大跨度 钢筋笼 箍筋 交叠 施工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包括预制构件底板、位于该预制构件底板上间隔均布有若干个沿纵向延伸的纵梁和与该纵梁正交叠合暗梁,该叠合暗梁内设有由上下受力钢筋和箍筋构成暗梁钢筋笼;所述位于最外侧的纵梁与预制构件底板外侧边之间的预制构件底板为横向拼接板,所述位于最外侧的叠合暗梁与预制构件底板外侧边之间的预制构件底板为纵向拼接板,除横向拼接板和纵向拼接板外的、纵梁和叠合暗梁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轻质保温板。本发明在纵梁和叠合暗梁围成的空间内放置了轻质保温板既减轻了大跨度双向叠合板的自重,又起到了隔音和保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叠合板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及制作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多层和高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结构(包含框剪结构)在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中得到应用,也可在地下空间结构和地铁车站等得到应用。采用装配式框架结构能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劳动力,提高施工速度和建造质量。但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采用混凝土叠合楼盖时公知的钢筋桁架预制板和采用预应力钢丝的预应力预制板跨度一般在4m左右,直接导致8m左右柱网的框架楼盖结构主梁间必须设置次梁,形成双向4m左右的楼板块,预制板成单向排列布置,后叠合成单向板受力模式,或预制板成单向排列布置,但两块预制板之间留设宽度为300mm的后浇带,形成双向叠合楼板。由此增加了楼盖结构预制主、次梁间的安装连接难度,也增加了叠合板小块预制板的制作和安装工作量,并不利于柱网轴线间房间使用上的自由分割和板底大空间的平整度。
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轻、且兼具保温性能和高强度性能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大空间效果且板底平整的基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双向叠合板。
本发明发第四目的是提供该基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双向叠合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构件,包括预制构件底板、位于该预制构件底板上间隔均布有若干个沿纵向延伸的纵梁和与该纵梁正交叠合暗梁,该叠合暗梁内设有由上下受力钢筋和箍筋构成暗梁钢筋笼;所述位于最外侧的纵梁与预制构件底板外侧边之间的预制构件底板为横向拼接板,所述位于最外侧的叠合暗梁与预制构件底板外侧边之间的预制构件底板为纵向拼接板,除横向拼接板和纵向拼接板外的、纵梁和叠合暗梁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轻质保温板。
其中,所述预制构件底板为厚度35~45mm的混凝土薄板,该混凝土薄板内设有由钢丝和钢筋纵横交错组合而成的焊网,其中钢丝方向与纵梁方向平行,钢筋的延伸方向与与纵梁方向正交。
优选的,所述纵梁内穿设有施加先张法预应力的预应力钢绞线,该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和离预制构件底板底面的高度随跨度不同而变化。
再者,所述轻质保温板为轻质发泡水泥板、阻燃型聚苯泡沫板、轻质砖填芯块、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板或硬质聚氨酯保温板,该轻质保温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纵梁和叠合暗梁围成的空间高度。
进一步,所述纵梁与预制构件底板的连接处设有三角槽口,该三角槽口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是从纵梁侧面斜下延伸开挖形成,第二斜面是从预制构件底板上表面斜上延伸形成,第二斜面与预制构件底板上表面的夹角为15°~45°。本发明中第一斜面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轻质保温板上浮,便于更好的将其固定在预制构件底板上表面;本发明的第二斜面的作用是为了尽量缩小纵梁之间预制构件底板的净跨度,并增加预应力筋放张时产生的冲剪力。
优选的,所述纵梁与叠合暗梁的高度相同。
再者,所述横向拼接板的宽度不小于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郭正兴,未经江苏东尚住宅工业有限公司;郭正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4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